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市场专题广告> 新闻图片报道大赛活动> 2011年专题> 青岛银行业百年发展之路> 新闻 > 正文

拾回旧梦 探寻青岛百年银行业的沧桑与笑容(下)

来源:交运集团青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刘增平 2011-03-28 10:10:53
青岛市建设公债

    青岛市建设公债

    公债正面上方印着“青岛市建设公债”几个大字,右侧是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左侧注明公债的面值是千元,公债上还有四张当时青岛市的建筑风光图片,包括水族馆、栈桥、德国纪念碑、码头,公债背面具体写着《民国二十五年青岛市建设公债条例》。公债背面的条例第一条注明“青岛市政府为扩充自来水水源,增配水管,完成第一码头,及其他码头港湾设备,推广义务教育,办理乡区建设,充实博物馆,发行公债,定名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青岛市建设公债”,其中扩充自来水水源,增配水管一说颇为引人注目。

老股票

    老股票

    胶澳台东区商业市场股票

    1935年台东商业股票。由山东青岛台东镇杨圣训等9人筹集股资5万元,创办胶澳台东区商业市场,并呈报北洋政府实业部注册,第二年核准发给注册执照。胶澳台东区商业市场面向民众,综合经营蔬菜、鱼肉、南北杂货、旧货店、饭馆、说书场等。老青岛的典当和保险业

老青岛的银号

    老青岛的银号和钱庄

    中山路作为上世纪30年代的金融中心,成为银行和钱庄这些金融机构的主要商业区域。钱庄大多在中山路及其周边的街区,如北京路、天津路、保定路、河南路等。据1933年青岛中山路店铺地址统计,青岛的钱庄总计40家,其中30家在中山路及其周边区域。像三和泰在天津路1号,顺泰成在中山路113号,义聚栈、福聚和、义聚合在保定路挨着门经营,体现了中山路商业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再加上时逢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青岛的出口量锐减,商业不振,倒闭的钱庄众多,青岛钱庄由原来的60余家,到1937年只剩40余家,还兼营土产等副业。1945年抗战胜利后,青岛的银号钱庄又呈现活跃状态,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停业的,纷纷要求营业,一时多达20余家。到1948年1月,为统一名称,各地所有的银号一律改称钱庄当时青岛已经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周边城市的钱庄和银楼纷纷在青岛印制庄票。

20年代青岛典当行一览

    老青岛的典当和保险业

    1897年,青岛地区开设了第一家民间当铺。德国侵占青岛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典当业又有所发展。1904年11月,德占当局为维护殖民者利益,发布了《开设中华当铺条规》,其中特别规定:“……凡西人衣服及他项需用各物,非西人自己来当,不准收当……”。平民当户中,有不少人因生活过于贫困,当出的物品到期无法赎回,最终眼睁睁看着被当铺高价变卖。

当时的旅行手册

    最早的青岛旅行社为银行辅业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青岛分行于1930年1月开业, 1934年11月在威海路设东镇办事处。成立之初,该行即把青岛中国旅行社及宝丰保险公司作为经营辅业,也就是说,青岛自1930表便有了旅行社。当时的青岛中国旅行社以“顾客至上,服务社会”为宗旨,确立了“发扬国光,服务旅行,阐扬名胜,改进食宿,致力货运,推进文化”的二十四字方针,积极开展旅游业务。刚开始,旅行社的业务比较简单,以客运为主,先是代售国内火车及轮船票,后又代售国外铁路、轮船公司客票。这家旅行社在设立之初是亏本的,以后也长期不能盈利,因此上海银行青岛分行内部不少人反对这项生意,但在上海总部的陈光甫认为,这种“有形的亏损”,也是可以转变为“有形的盈余”的。随后几年,青岛中国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开始扩张,既办客运,又办货运;既办招待所、旅馆、饭店,又代办火车上的餐饮;既组织国内旅游,又组织国外观光;既代办出国手续,又发行旅行支票,并牢牢抓住大型会议的机会开展业务。

北海银行票据

    胶东北海银行

    胶东北海银行1938年创建,故将发行的货币称为“北海币”。 最早北海银行只发行“一角”、“伍角”、“壹元”的小面额的货币,作为法币的辅币使用。1942年法币急剧贬值,为稳定物价,决定北海币脱离法币,成为独立的货币,印制了大面额的货币。1948年12月1日,由华北银行、 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成的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定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和人民币的发行,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新纪元。

大清银行文书

    青岛所固有的美,最初就像一个少女,嫣然中露出一丝温存。是的,这座城市曾经的沧海。印象老青岛,不朽的灵魂,不朽的画卷。逝去的岁月在磨痕中露出苍老,城市的足迹亦在消逝中长空簸荡。 淡然的笑容,花落在宅院里,秋天真的来了。 在青岛众多的历史标签中,一张张印满岁月痕迹的老钱币值得关注。摒弃浮华,摒弃喧嚣,只有水至深处静无声的静幽之美渐渐弥散,岁月久历, 再回首,背影依旧 。

    值得庆幸,青岛银行业在经历沧桑后,笑容依然绽放。新中国成立后的青岛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以至形成当前的繁荣景象。网银、刷卡、电子支付,这些时尚的词语,已非往日的金融术语。

    翻阅历史,翻阅的不仅仅是昨天。潮来潮去,120年悄然积淀为过去,让人有着难以言语的依恋情感,是记忆吗?我觉得更像是一种乡恋,一种令人奋进的号角。

-

相关阅读
相关链接

上一篇:从清王朝到新中国 交通银行在青岛的一百年
下一篇:拾回旧梦 探寻青岛百年银行业的沧桑与笑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