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财经频道> 青岛财经 > 正文

海蛎子基因密码被破译 市民今后将享更大口福

来源:青岛早报 2010-08-01 06:28:47

    牡蛎俗称海蛎子,是岛城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如今它的基因密码被破译,育种周期有望缩短。记者昨天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召开的牡蛎基因组发布会上了解到,历时两年的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于7月中下旬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张水产养殖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通过它科学家可以进一步研究牡蛎的各种习性,并且通过改变育种方式,提高牡蛎的产量和品质。

    水产养殖开启基因组时代

    从2008年8月份开始,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正式启动,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于今年7月中下旬正式完成图谱的绘制,开启了水产养殖基因组时代。

    “之前国外也绘制出了一些水生物种的图谱,如一些观赏鱼等,但却没有水产养殖物种。”谈起选择牡蛎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张国范教授表示,他本人是研究贝类的,而牡蛎是贝类里面的 “模式种”,可以代表整个贝类,再加上牡蛎是世界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生物,“而且世界上对牡蛎的基础性研究已经很多,关于牡蛎的生活习性等材料非常丰富,因此选择牡蛎作为研究对象。”

    据了解,牡蛎是人类最早养殖的海洋生物之一,世界年产量约为400多万吨。以我国为例,2007年,海水养殖产量占到了全国水产养殖的四成以上,而海水养殖75%以上都是贝类,其中以牡蛎最多。 牡蛎育种周期有望缩短 张国范告诉记者,牡蛎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是牡蛎基因组研究的开始,接下来他们的研究团队还将进一步对基因组进行研究,从而得到更多的应用。

    据介绍,基因组的研究会改变育苗方式。张国范教授解释说,现在牡蛎一般采用遗传育种方式,选苗的时候,主要看牡蛎的外部性状,如个头大小等,但这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出牡蛎以后的生长趋势,而通过对基因组的研究就可以采用分子育种的方法,从受精卵的时候就挑选出优良个体,这样会更加准确,而且育种周期也会缩短,“分子育种是将来育种的一个大方向。”

    还可制造基因药物和新材料

    对于牡蛎基因组的研究,张国范教授还表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人工制造出一些基因药物和一些新材料,“如利用牡蛎附着强的习性,可以生产一种新型的粘合胶。” (记者 王磊江)

-

相关阅读
相关链接

上一篇:四方拍地创新高 哈尔滨路地块7200元每平(图)
下一篇:李沧全球征集规划方案 多国设计板桥新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