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策打破发展“瓶颈” 小额贷款公司顺畅前行 第1财金记者 崔峥 石晓静 作为银行业的有益补充,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青岛亦是如此。随着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落户即墨,仅一年半时间,岛城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就增至6家,成为融资服务领域的又一支生力军。 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明确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而之前,我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政策也作出了调整,让小额贷款公司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前景。 回顾过去的一年,岛城小额贷款公司在经历了艰难的试水和夹缝中生存后,业务发展逐渐踏上节拍、顺畅前行。 数量增至6家 小贷公司快速起步 2005年年底,全国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在山西省平遥县挂牌成立,民间资本涉足金融行业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经营方式及监管要求。这之后,全国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立。在山东,短短几年间,已有60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开业,有关部门表示,全省今年年底计划设立100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一个县区1至2家的分布要求。 在试点之初,省政府确定每个地市仅试点成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为了让这种新型的融资机构惠及更多县市的 “三农”和中小企业,青岛市金融办积极向省里争取,扩大试点范围。先后在即墨、胶州、城阳和市南区等区市开展试点,成立了即墨诚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胶州海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城阳海都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市南区中元籴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记者从青岛市金融办获悉,本月初,我市第五家小额贷款公司——青岛天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胶南揭牌成立,而青岛港保税港区汇银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大典也提上了日程。截至目前,我市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达到6家,注册资本金共计4.3亿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贷款模式灵活 为小企业“止渴” 作为新型融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发挥着聚集民间资本、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规范民间借贷、维护经济金融安全与稳定等职责。它们具有“方便、快捷、灵活”的特点,放款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青岛市南区中元籴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剑告诉记者:“对申请材料齐全的企业,我们最快在2个工作日内放款。贷款审批也比银行简单得多。 ” 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介于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国家规定其贷款利率不得超过银行贷款的4倍。从岛城已开业的4家公司看来,最低的仅为5.5%,最高的为 21.24%,2009年累计平均利率11.7%,约为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高于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平均利率,但远低于区域内民间借贷利率,非常适合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的中小企业进行短期融资。 抵押条件灵活多变,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最大竞争优势。据陈剑介绍,小额贷款公司不仅可以提供最常见的房产抵押,更可以在保证风险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商品质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订单贷款、股权质押等多种灵活的贷款方式。“我公司有一位专门为大商场提供配货服务的客户,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又没有大商场开具的确认函,从银行贷款,此路不通。公司的信贷人员走访了解到,该企业与商场确实存在着长期和真实的业务关系,且贷款用途明确。于是,便通过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的方式为其发放了贷款,消除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保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陈剑表示,“在我们的客户中,大多数都是这样不具备银行贷款资格的小企业,他们具有较高的信用度,却缺少固定的抵(质)押物。小额贷款公司正是通过各种灵活的抵(质)押贷款方式,主动承担较高的贷款风险,并通过监管资金流向把控信贷风险,为企业及时‘输血’,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 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已开业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已达到26698万元,累计发放贷款1219笔,共计91127万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1481万元,占比43%,累计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9500万元,占比32.4%。除此之外,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则全部投向“三农”,累计发放“三农”贷款61627万元,真正实现了全部贷款回流民间。小额贷款公司在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上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 政策难题破解 业务开展顺风顺水 在发展过程中,小额贷款公司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融资能力有限、业务范围受困、门槛低而“长不大”、贷款额度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税收成本高、信贷人才素质不高……这些劣势一度困扰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者们,使这一新型的融资服务机构发展陷入瓶颈。 2008年以来,银监会和国务院相继出台了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前者提出“成立3年以上且连续2年盈利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可能转制为村镇银行”;后者明确了“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青岛市南区中元籴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剑表示:“新政策就像一缕阳光照耀出小额贷款公司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对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 而今年4月25日,我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政策进行了调整,真正给岛城小额贷款公司注入强心剂。新政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是注册资本上下限的调整。新政策指出,小额贷款公司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注册资本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取消1.5亿元注册资本上限。并对现有注册资本低于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其增资扩股。业内人士分析,注册资本金上限的打开解决了小额贷款公司无钱可贷的尴尬局面。在注册资金较高的基础上,再从金融机构获得不超过注册资本金50%的融入资金,足够满足小额贷款公司的放款之需。 二是放宽小额贷款限定标准。注册资金在一亿元以上(含一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的限定标准由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青岛市南区中元籴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剑告诉记者:“ 50万元难解企业‘口渴’,为了满足它们的需求,有时只得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资金供给,让原本简单的审批过程增添了几道繁琐的手续。而新的限定标准符合大多数小企业的‘胃口’,让他们一次就能‘填饱肚子’。 ” 除此之外,新政策还对小额贷款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经营区域、股东及持股比例等做了具体调整。业内人士称:“新政策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今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将变得更加顺风顺水。 ” 竞争走向竞合 期待“春雨”后勃发 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岛城小额贷款公司正努力开展更多的有益尝试。陈剑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银行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而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也多是中小企业,两者之间存在重叠,难免发生互相争抢客户资源的竞争局面。但是,这样的方式并非有利于各自的发展。 于是,小额贷款公司将目光集中到在银行贷款条件尚不充足、资金需求又很迫切的中小企业身上,并且探索出一条与银行合作的发展模式。 “我们希望能与银行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一方面,银行把不敢做的、没法做的小客户介绍给我们,我们通过灵活的借贷模式为其放款,助其发展,把他们逐渐培养成为符合银行贷款要求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在为企业放贷的时候,我们要求企业在指定银行办理银行卡和相关结算业务,为银行增添中间收入的同时也方便我们全程监管企业的贷款资金流向,有利于把控贷款风险。通过这样的合作,既方便了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客户资源,又为银行积蓄客户的做好前期工作,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实现共赢。我相信,这种从竞争到竞合的转变才是公司的发展趋势。 ”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陈剑也道出了小额贷款公司目前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他说:“首先是地域限制。我市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只能在公司注册的区域范围内,如胶州海丰小额贷款公司只能经营胶州业务,我们中元籴焜小额贷款公司只能面向市内四区。如果能够将经营范围拓展至青岛全辖,资金则会放得更快,满足更多的企业需求。第二,营业税税收较高。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税为5.5%,占据了利润的相当大一部分,成为我们实现盈利的沉重负担。第三,企业的信用查询不便。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与人民银行共用一套征信系统,我们只能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去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贷款风险。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公认的客观的信用查询平台,方便我们了解企业情况,更好更快地开展业务。 ” 在采访中,陈剑一再表示,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小额贷款公司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的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业务,有效抵押物较缺乏,风险相对较大,政府可根据贷款余额确定一定的补偿比例,实施补偿措施,同时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贡献突出的小额贷款公司,给予奖励,这些政策如能实施,对小额贷款公司将是极大的激励,让他们在助力中小企业和“三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