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保监会一再强调严打,但保险业销售误导这一行业弊病仍大行其道。不光是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就连寿险业老大中国人寿也未能置身其外。 有读者近日向本报记者反映,中国人寿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然进行保险产品的误导销售。该读者称,此前,中国人寿电话销售渠道人员以“存款”名义向自己推荐理财产品,并称该产品相当于储蓄,零存整取,等于是由专业理财人员代为投资理财,并表示近几年该产品的理财收益较高,平均达到7%,而且是利滚利,比存在银行要划算得多。如果中途急用钱,可以通过贷款的方法贷出70%,也就是不存在钱存进去取不出来的问题。 该读者最终被说服购买了该产品。然而,在钱划走后不久才发现,其购买的其实是一款名为“国寿鸿康(A款)保险”的电销保险产品。这是一款集重大疾病保障和身故保障的分红险, 公司将根据每年公布的红利分配方案向投保人派发红利,同时,投保人急需资金还可以凭借保单来获取借款。 “根本就不是存款!”气愤不已的读者最终选择了退保,由于是提前退保,该读者的本金损失过半。更令其愤慨的是,在其办理完退保后,竟然发现,中国人寿的官方网站和宣传材料上还在公然将“保险”写成“存款”。 据悉,在该读者通过口碑理财网将其经历曝光之后,中国人寿打电话表示“退款”并愿意当面道歉。不少跟帖的网友认为,中国人寿应该向所有客户说明事实真相,赔偿损失,公开表示道歉,并撤回官网及各类违规宣传的资料。 记者昨日晚间在登录该网站时发现,在有关这一产品的投保案例介绍时,中国人寿的官网仍然将“缴纳保费”称做“存款”,如出现“选择按月存款,月存560元,存10年”等字样。 “显然,这有明显的误导之嫌。”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专家指出,这样的表述很容易使对保险了解不多的人误以为“存款送保障”。该专家建议,投保人在购买此类所谓具有保障功能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全面了解产品不要轻易掏钱,遇到问题也可以向当地保监局等机构投诉。 对此,中国人寿客服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解释道,上述措辞绝对不是误导销售,他们只是为了说明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来交费的,“是通俗地说便于理解”,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会尽快将上述问题反映给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