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托管藏风险:这些“高收益”陷阱需警惕

黄金,作为历史悠久的保值增值投资品,近年来却屡遭非法金融活动的“围猎”。一些不法分子以“高收益托管”“专业代持”为诱饵,精心编织虚假黄金托管骗局,严重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守护投资者的“真金白银”,民生银行烟台分行特发布黄金托管非法金融风险提示,助力公众识别陷阱、远离风险。

虚假黄金托管三大套路需警惕

资质造假:不法分子伪造“黄金交易所授权机构”“国际认证存储中心”等虚假资质,营造“正规渠道”的假象,误导投资者将资金存入非法机构。

高息诱导:以“黄金托管年化收益8%-15%”“躺着赚差价”等诱人承诺吸引投资者,实则为典型的庞氏骗局,用新资金支付旧投资者利息,最终资金链断裂,投资者血本无归。

账户混淆:要求投资者将资金转入私人银行卡、境外账户或不知名平台,打着“避税托管”的幌子,实则为资金转移、卷款跑路埋下伏笔。

民生银行烟台分行“三查两问”识别法

查资质: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或银行正规渠道,核实托管机构是否具备“金融机构资质”“黄金存储许可”,切勿轻信口头承诺。

查账户:正规黄金托管业务仅支持转入机构对公账户。若对方要求转入个人账户、微信或支付宝,应立即终止交易,谨防资金流失。

查协议:仔细阅读托管协议,重点关注“黄金规格、存储地点、提取流程、责任划分”等关键条款,协议内容模糊不清、避重就轻的,坚决不签署。

问收益逻辑:若对方无法清晰解释“高收益从何而来”,应高度警惕,这往往是资金盘运作的信号。

问监管方:要求对方提供监管机构的名称及联系方式。若无法提供或含糊其辞,应果断拒绝,远离非法托管。

黄金投资,安全第一。民生银行烟台分行提醒广大投资者,务必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黄金托管与交易业务,切勿轻信“天上掉馅饼”的高收益承诺。我行将持续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密切联动,共同打击黄金领域的非法金融活动,为投资者营造安全、透明、可靠的贵金属投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