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投以资本力量推动青岛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国投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坚定当好城市战略“践行者”。
近日,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国投”)分别获得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授予的AAA主体信用评级,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再添一支具有最高企业信用等级的国资力量。
主体信用评级是对企业资产质量、业务结构、运营绩效、治理机制、履约状况的综合评价,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标尺。此次获AAA信用评级,有利于青岛国投在资本市场全面提升融资能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树立良好市场形象,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份来自市场化的认可,折射出青岛国投坚定走出了一条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当好城市战略“践行者”的改革发展之路。
2015年发起设立全国首家市级AMC企业青岛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青岛国投与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青岛海发成为青岛首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国资委的指导支持下,2021年青岛海湾集团100%股权划转至青岛国投,2024年青岛红星化工集团100%股权划转至青岛国投。目前,青岛国投已构建起石化产业投资、资本运营、股权投资、实业发展、要素交易五大业务板块,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口径资产总额437.6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38亿元、利润10.13亿元。
多年来,青岛国投始终坚守“与城市发展战略同命运、共成长”的责任使命,围绕全市中心大局,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起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发展新格局。
构筑城市跃迁资本力量
国有企业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市直国企,青岛国投紧紧围绕主责主业,聚焦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以资本的力量构建城市发展的“引擎”。
青岛依海而生、依港而兴。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型设施,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硬实力。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行动、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部署要求,青岛国投在2013年成立伊始,便作为发起股东参与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设立,有力推动青岛港“A+H”资本战略的落地实施,展现出良好的资本运作水平。
着力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工作,搞活经营机制、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为支持青岛海湾集团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工企业集团,强化与其战略协同与资本赋能,2021年,青岛国投参与其核心主体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协同引入战略投资者,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资本的力量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国际市场、高端产业链的转型升级。2023年,战略性参与青岛市国有上市公司红星发展的定向增发,支持其进军精细无机化工与新能源材料领域,打造“科改示范企业”改革创新标杆。
青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开展以来,经过常抓不懈的探索实践,呈现出主题突出、整体推进、纵深突破的良好局面。
在青岛获批“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试点城市”之初,青岛国投在市政府大力支持及市国资委的指导帮助下,与中国国新联合设立首期规模50亿元的综改(青岛)基金,是目前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国企改革专项基金,获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24年央地合作优秀案例”。
创新国有资本收益市场化运作新机制,管理我市首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出资的国有资本股权制投资基金,广泛撬动市场化资源要素,带动子基金完成投资62.78亿元,引导放大规模达11倍,在推动青岛市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助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重点功能区项目招引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城市快速成长的引擎,产业兴则城市兴。
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当下青岛正全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精准培育产业新赛道,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构建产业体系,离不开资本的灌溉。深谙这一点,青岛国投聚焦产业建平台,深度融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集战略投资、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并购投资等于一体的产业投资平台,以“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为“科技强市”战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战略资本、耐心资本、赋能资本”。
青岛国投累计设立基金18支,完成出资13.7亿元,直投子基金或项目达85项。参与青岛大型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助推青岛特钢产业升级发展、海湾集团精细化工企业搬迁等重点战略任务,为青岛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瞄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绿色能源等领域,与国电投合作设立规模27亿元的“中俄能源合作投资基金”,与中金公司合作设立规模20亿元的“中金智能互联网产业基金”,与交银投资合作设立规模20亿元的AIC基金……一系列投资基金的落地,都在印证着青岛国投赋能青岛产业向“新”向“上”的执着与努力。
在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
青岛国投发挥资本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以投带引”导入产业项目。2020年招引国内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创新奇智”落户,并在2022年实现港股IPO,成为国内“AI+制造第一股”。2021年投资引进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头部企业“长扬科技”落户上合示范区,助力打造“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
2023年以来,青岛国投在虚拟现实赛道投资的VR设备头部企业“乐相科技”、机器视觉算法链主企业“极视角科技”、计算机视觉空间定位技术龙头企业“欢创科技”纷纷落户青岛,大大提升了青岛虚拟现实产业链的集聚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国投招引落户的科创企业,陆续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投科创圈”正在不断壮大。
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发挥国有资本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企义不容辞的担当。
要素交易平台在促进要素资源高效流转和优化配置、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岛国投旗下的青岛产权交易所业务规模逐年攀升,2024年实现成交量5858宗、成交额96.28亿元,近三年分别增长了702%和145%,年均增长183%和57%。
青岛阳光采购平台创新建立“线下零见面、线上零距离”交易场景,累计为企业节约采购成本达1.91亿元。
青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全国规范化试点建设,探索创新“四新模式”,受到国家农村农业部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实践形成的“青岛经验”助力青岛2024年农村产权流转规模位居全省首位。此外,要素交易平台已累计为交易主体减免各类费用共4891万元,有力落实政府降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青岛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的部署要求,青岛国投以国企担当,积极投身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品质升级行动。
青岛国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取得省级应急转贷管理资质,累计投放资金规模超30亿元,助力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稳定企业经营发展。获批成为全市首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运营机构,发挥财政资金导向放大作用,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有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为更好服务于青岛产业升级迭代,青岛国投还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围绕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供应链服务,通过整合全链条资源,助力产业稳链固链强链、促进健康发展生态。
为产业发展打开新空间,积聚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动能。
青岛国投此次获得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两家头部评级机构的AAA信用评级,既是市场对公司过往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意味着站在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下一步,青岛国投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夯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能力、产业投资运营能力和资本市场服务能力,塑造主责主业清晰、产业承载力强、核心功能完备、治理机制健全、管理运行高效的“新国投”。
在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中“打头阵当先锋”,为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提供有力支撑,青岛国投始终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