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惠商 民企创梦】青岛特锐德:科技决定动力 开启新能源新时代

青岛新闻网4月20日讯 (记者 窦晓文 通讯员 黄秋梅 周绍华)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清洁能源不断开发利用,智能电网建设迅速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模式日趋成熟。变电站作为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可靠、快速灵活尤为重要。近日,记者跟随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青岛市工商局举办的“民企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活动,走进青岛特锐德,深入了解该企业在新旧能源转换中的经验做法。

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特锐德经过发展积淀,目前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公司和中国创新力领先的能源管理公司。但对于新能源的优势和劣势,特锐德又将怎样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新能源行业的痛点是弃能严重,‘弃风、弃光’现象普遍,因为消纳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造成了投入和能源极大的浪费。此外,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有8000万辆左右的电动汽车,每天的充放电量将达30亿千瓦时,占50%以上的用电负荷将给电网带来极大压力。而我们目前的充电模块和充电桩都是单向的,都是给车充电,没法把车上的电放出来。”特锐德集团品牌总监赵健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锐德提出了建立面向2020-2030年的汽车充放电网发展方向,利用充电网的群管群控、有序充电进行削峰填谷,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提高新能源电利用率,让新能源车用上新能源电。 

“汽车充电网”与“新能源微网”双向融合

关于“汽车充电网”与“新能源微网”。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指出,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的重要载体,将成为这场以新能源变革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佳引领。随着充放电技术的实现,电动汽车的属性将被重新定义,其中三分之一载人、三分之一载数据、三分之一载新能源。但是,在电动汽车充电方面,目前大部分以传统充电桩无序充电为首的技术路线,只会继续加大电能峰谷差距,造成电力不平衡。

针对这种现象,特锐德研发了“汽车充电网”与“新能源微网”双向融合系统,以充电桩为能源入口,以车联网为基础服务平台,构建包括桩、车、光、储在内的能源生态体系,通过与智能电网的友好互动,推动能源互联网的落地,为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设施运营商和光伏、储能等分布式能源业主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打造“充电网、车联网、能源网”三网融合。

特锐德的“汽车充电网”与“新能源微网”双向融合系统,将使相对独立的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微网产生交互。特锐德副总裁周君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指出这一系统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园区新能源微网建设成本约30%、综合运行成本20%~30%,同时让电动汽车和多能箱变成为储能和能源柔性自治的重要载体,实现用户侧就地消纳多种能源,从而优化能源,保护环境。

充电网开启新能源时代

近日,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发布了《给特锐德股东的一封信》,信中指出,充电网是电动汽车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新网络,在充电的物理网上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在互联网上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交互,才能形成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支撑和能源数据服务。

可以说充电网就是“路”,建不好充电网,电动汽车将无“路”可走。

于德翔分析,充电网是一个复杂的能源信息系统,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充电网依靠数以亿计每天充电的用户,将汽车工业大数据、能源大数据、消费行为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集中于平台,电商、约车、买电卖电、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等互联网增值服务均能在充电平台上实现,构筑起未来数据支撑千亿价值的新生态,也将成为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最大的引擎之一。

此外,充电网可以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既可通过它充电,也可以实现放电。用户可以利用电动汽车电池移动储能充放电可控的特点,不仅能将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电大量应用于电动汽车,还可在充电网上实现低谷充电、高峰卖电。削峰填谷,既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也让这个雾霾时代的痛点找到解决方案。

特锐德新能源的兴起,用新能源开启新时代。当规模化电动汽车成为移动储能载体,人类可以通过充电网的互联互通实现与新能源微网的能源共享,这一全新的智能微电网生态系统将重新定义未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