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40余场活动激荡城市活力!青岛迎来“双创盛宴”

2021-10-20 07:27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青岛“双创周”:40余场活动激荡城市活力

活动周前后还计划筹办各项特色活动超120场,举办规模为历年来青岛分会场最大的一次

活力涌动、奋进昂扬的创业城市,离不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引擎。

10月19日下午,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青岛分会场启动仪式在高新区举行。

今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主题是“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在这一主题下,未来的一周之内,青岛将迎来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双创盛宴”,密集开启的40余场精彩纷呈的创新创业活动,正是“创业青岛”的一个缩影。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激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引擎,对于激发城市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催生“四新”经济成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意义不言而喻。

深谙这一点的青岛,将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依托双创示范基地等创新载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春潮涌动,勃然而兴,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四新”经济发展澎湃出磅礴动力。

高密度活动提升城市创新“浓度”

创新创业是一次向未来奔赴的旅程。

一年一度的双创活动周就像一个加油站,是对过去一年来创新创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广阔平台。

今天的青岛分会场启动仪式由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办,青岛高新区、莱西市、蓝谷高新区和海尔集团等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承办。

启动仪式上,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与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创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协议,成立了青岛校地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嫁接更加丰富的创新资源,搭建了一个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紧密连接的青岛创新创业生态。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科创中国”青岛创新论坛、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岛)现场赛、青岛高新区创客活动周科技服务开放日、“向华为学习”—泵源式IPD研发管理培训等形式多样的40余场创新创业活动,将极大地提高这座城市的创新“浓度”,搭建创新创业资源集聚的平台。

今年双创活动周前后,青岛计划筹办论坛沙龙、岗位招聘、培训服务等各项特色活动超过120场,举办规模是历年来双创活动周青岛分会场最大的一次。

启动仪式现场设置的双创企业展。

同时,本届活动周还配套了创新创业主题展览,搭建线上平台,设置了云展厅,发布最新“双创”资讯和“双创”政策等,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打通渠道让更多的创业企业和创客加入到“双创”这个群体中来,共同营造这座创业城市的丰盈生态。

创新创业主题展集中展示了双创示范基地成果。

“双创”高地次第生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道路上激情奋进的青岛,一个个双创高地正在拔节生长。

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创新载体,就是这样的“双创”高地。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代表的高新区和海尔集团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经验。

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李鸿雁表示,高新区正在加快构建“雏雁成长、强雁振翅、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科技创新体系,出台政策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对大赛获奖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对科技创新特殊贡献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创造了拿地后2个工作日开工的审批新速度,项目平均审批时间缩短30个工作日以上。

这让高新区成为吸引高端机构、高端人才的磁石。这里集聚了中科院院所6家,国家级孵化载体17家,市级以上科研机构100余家,投入运营载体23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突破2500个;累计引进院士35名、海内外高层次专家150余名,海外归国人才1000余人,高层次人才5000人。2020年5月,青岛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是山东省唯一获评开发区。

“我们建立起‘加速器、加速营、加速云、VC基金’多维一体的创业平台能力体系,更好地开放产业资源、赋能社会化创业、提升创业成功率,正逐步走出一条大企业开放产业资源,赋能社会创业的‘有根创业’模式。”海尔集团创业平台海创汇总经理刘长文介绍。

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的唯一一个山东“选手”,海尔集团将“双创”精神发挥到极致。海尔的创新生态不仅局限在内部,而是开放无边界的。在技术创新上,截至2020年12月底,海尔集团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发起技术需求超过370项,引入科研院所1481个,437位专家参与技术咨询与项目对接。在初创企业孵化上,海尔海创汇打造“产业+导师+资本”一站式加速模式,吸引了2万多家企业参加。

另外两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也各具特色。

青岛蓝谷正放大海洋高端研发载体集聚优势打造创新平台。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等平台,青岛蓝谷打造深远海科考船队、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等9大公共研发平台,服务能力和运行效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搭建蓝谷海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推动区域内山东大学、海检中心等重点平台内设备设施开展共享,一期入网设备400余台套,价值超过5亿元;依托市场力量,采用市场机制,建设蓝谷一号海上多功能测试平台,解决海洋技术装备“海试”中梗阻,打通样机到产品最后一公里。

目前,青岛蓝谷建立了以产业政策为主体,以科技、人才、金融三个专项政策为配套的“1+3”政策体系,积极优化双创生态,2021年已完成科小、高企奖励资金兑现700万元,惠及科技企业70家。

依托创新创业塑造新的优势,莱西市政务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办事环节和材料大幅压减,在全省率先推出“重点工作、呼应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精简高效政务运行新流程,被评为2020年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创新案例”。

莱西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等农业双创平台,引导返乡农民(青年)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588家、2217家;实施雁归工程等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创业就业扶持措施,完成政策性扶持创业700人,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58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实现就业5570余人。

而这,只是青岛“双创”热带雨林的一个剪影。

目前青岛坐拥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4家、省级3家、市级7家,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双创示范基地创新体系和“校、企、地”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形成了支撑“双创”发展的重要载体,带动青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创新创业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以来,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展产学研对接及招聘等活动205场,新增就业机会约2.4万个,有力促进了我市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四新”经济成果加速涌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密集而振奋的鼓角中,双创基地成为青岛“四新”经济高地。在青岛分会场现场,创新创业主题展览成为集中展示双创基地成果的平台。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青岛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

生生不息的创新创业生态,让海尔集团早已不是原来的家电企业,而是成为孵化“新物种”的摇篮。

全球第一白电品牌海尔智家应用户需求的时代变革,打破家电家居的边界,首创场景品牌三翼鸟,依托跨界生态为用户提供衣食住行娱全场景解决方案和具备全屋正装、局改换新能力的住居体验全生命周期服务。作为青岛科创板第一股的海尔生物上市不到两年,不仅具备为天和核心舱配备航天冰箱等引领行业的超低温技术,还在生物安全生态的打造中市值倍速提升。连续两年领衔全国“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卡奥斯,上月完成超10亿元的B轮融资,投前估值突破150亿元,较A轮估值增长了一倍。

截至目前,海尔已加速孵化上市公司3家,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37家,达到A轮的183家,成功率50%以上,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让更多初创企业有能力闯过创业的“死亡之谷”。

青岛高新区获202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1年上半年获批全国首批13家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通过设置贴近企业需求的指标体系,精准支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创新主体等,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科技企业集聚。

莱西市获得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立项等各级项目16个,入库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178家,其中隐形冠军、瞪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高成长型企业26家,瞪羚、独角兽加速器2家。

蓝谷高新区2020年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9.5亿元,同比增长500%,建设海洋科技资源线上共享平台,已共享设备400余台套,价值超过5亿元。

在创新载体的带动下,青岛已然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正在向更多有志于同青岛一道创业的创客释放着独特的魅力,共同创造更多“四新”经济成果,打造这座城市更具魅力的未来。

2020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6.4万户、增长12.8%,新增城镇就业44.75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396家,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6%,荣获2020年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和“促进就业城市”。

为期一周的双创活动周只是青岛“双创”进程中的一个瞬间。但这也不失为一个窗口,从这里,可以窥见这座城市向着未来奋力奔跑的姿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