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4月末,青岛辖区39家境内上市公司均按期披露了2019年年报。总体看,经营业绩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实现增长,部分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侧面反映出我市经济韧性足,基本面向好。同时也应看到,业绩增速继续放缓,亏损家数明显增多,民营实体企业承压明显,风险挑战仍然较多,特别是疫情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需要各方正视问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施策,合力推动提升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年报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新增九家上市公司,青岛板块大幅扩容。2019年辖区新增9家上市公司,辖区上市公司群体进一步扩容,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辖区上市公司达到39家,另有2家已过会,即将跨越40家关口,数量居北方城市第三;涵盖《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七个行业门类;资产总额近1.2万亿元,净资产总额超过2,500亿元;营收总额突破4,000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34%,且增长快于GDP增速;净利润总额222亿元,克服下行压力实现逆势增长;去年末总市值4,360亿元,占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5,高于GDP比重,证券化率37%。
二、直融规模继续增长,股权融资占据主导。全年12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合计167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9家公司IPO融资101亿元,首发融资额居全国城市第七;克劳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63亿元,汇金通非公开发行股票3亿元。此外,特锐德控股股东发行可交换债2亿元,用于偿还股票质押借款,有效降低质押率。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红利推动下,利群股份、海容冷链、天能重工、青农商行、赛轮轮胎、海利尔等6家上市公司实施或启动再融资,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14亿元。
三、资本运作趋于活跃,市场功能逐步显现。辖区公司全年完成重组12起,金额139亿元。海尔完成对意大利Candy的收购,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巩固。海信收购的东芝映像(TVS)报告期内扭亏为盈,其中第四季度海信及东芝品牌销量居日本市场首位,创中国黑电品牌在日最佳表现。天能重工收购风电场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拓展产业链对冲制造业板块风险,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列辖区第一和第二位。华仁药业实控人发生变更。4家公司发布并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今年以来,青岛双星控股股东双星集团正式启动混改,汉缆股份、新华锦通过并购探索进入氢能源、石墨烯新领域,青岛啤酒推出上市以来首个股权激励计划。
四、整体业绩稳中有进,增长速度继续放缓。35家盈利,4家亏损,盈利面90%,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营收合计4,038亿元,同比增长8%,较2018年下滑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34家营收增长,占比87%,与2018年持平。净利润合计222亿元,同比增长0.2%,延续2018年0.4%的小幅增长态势,较2017年的高速增长大幅回落,低于全国6.2个百分点,但好于全市规上工业利润-0.6%的增速。净利润增长家数明显增多,共有26家净利润增长,占比67%,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8.9%,每股收益0.48元,同比下降0.08元,低于全国0.0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8.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2.6个百分点。实体类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7亿元,同比下降4.5%;资产负债率53.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7.1个百分点。
五、头部公司积极转型,经营业绩韧性较足。7家公司营收过百亿,6家公司净利润过十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头部公司积极寻求转型,保持经营稳健,显示较足的韧性。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加快实施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在家电行业下滑环境下逆势增长,营收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突破80亿元,增速分别为9%和9.7%。海信电器更名为海信视像,着力构建视像行业领先产业集群,经营状况呈向好态势,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在营收小幅下滑情况下,净利润增长42%。青岛啤酒继续以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全年销量、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0.3%、5%、30%,延续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收入增长快于销量增长的态势,品牌价值继续保持中国啤酒行业第一。青岛港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公司及其合营联营企业实现货物吞吐量5.15亿吨、集装箱2,101万TEU,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3.6%、5.5%。
六、新股业绩表现较好,指标优于整体水平。新上市公司首年取得较好业绩,基本面总体良好。营收方面,9家新上市公司营收合计同比增长13%,高于整体水平5个百分点,除惠城环保小幅下滑0.02%外,其它8家均实现增长,其中5家实现两位数增幅。净利润方面,9家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11%,高于整体水平近11个百分点,除惠城环保、蔚蓝生物2家下滑,其它7家均实现增长,其中5家实现两位数增幅。9家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合计金额分别占辖区上市公司的65%、37%、9%、43%,为壮大青岛板块发挥重要作用。辖区首家科创板公司海尔生物坚持科技创新,拓展场景方案,打造生态品牌,营收、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增长20%、60%、88%,分别高于科创板公司平均水平6、35、13个百分点。
七、亏损家数明显增多,减值损失影响加大。2016-2018年亏损公司每年均为1家(2016年软控股份、2017年天华院、2018年软控股份)。2019年亏损公司增至4家。海联金汇的金融科技板块业务业绩下滑较多,同时对前期收购联动优势产生的商誉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公司亏损24.6亿元。青岛双星加大研发投入,对部分固定资产及老旧库存商品进行减值或折价,同时搬迁奖励未及时变现,导致亏损2.7亿元。青岛中程由于海外项目进展未达预期,EPC项目不同阶段毛利率波动,亏损2.6亿元。克劳斯受汽车、包装等下游行业投资下降及自身组织架构调整影响,亏损1.6亿元。数据显示,计提减值对辖区业绩影响持续加大,辖区实体类公司信用减值损失9.4亿元,同比增长12%;资产减值损失合计4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存货跌价损失11.7亿元,增长15%;商誉减值26.9亿元,增长3.3倍。
八、实体表现弱于金融,民企压力大于国企。民生控股、青岛银行、青农商行3家金融类企业营业、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合计数分别增长24%、15%,分别高于全国11、0.4个百分点。其中,两家银行上市首年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36家实体类企业营业、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增长7.4%、-3.6%、-1%,分别低于全国水平0.4、1.6、13.5个百分点。24家自然人控制的实体类企业净利润合计同比下降34%,净利润下滑的企业数量占比38%。10家国有控股实体类企业净利润合计同比下降2.5%,净利润下滑的企业数量占比40%。以上数据反映的情况与往年相似,即实体企业业绩增长仍不如金融企业,民企业绩下滑压力依然大于国企。
九、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辖区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体现为研发队伍不断壮大、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明显提升。研发人员数量合计3.16万人,同比增长17%。六成公司的研发人员占员工人数比例超过10%。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16亿元,同比增长23%,远超营收增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高于2.2%的全社会平均水平。海尔智家、海信视像研发投入分别达67亿元和14亿元。东软载波、鼎信通讯、海尔生物3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其中,海尔生物研发人员占员工人数比例超过1/4,研发投入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与科创板平均水平持平,显示出较强的科创属性。
十、现金分红保持高位,股份回购力度空前。辖区32家公司在年报中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数的82%,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7家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不进行利润分配。6家公司推出“分红+转增”方案。年报分红总额80.8亿元,较2018年减少3.5亿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6.4%,较2018年回落3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平均股息率2%,与2018年基本持平。随着股份回购制度不断完善,辖区公司回购力度明显加大,13家公司全年回购金额合计17.7亿元,分别是2018年的2.2倍和10.7倍。股份回购成为现金分红之外,辖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分享增长红利的又一重要渠道。
十一、统筹做好抗疫复产,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辖区公司响应号召、保障供应、发挥特长、支援抗疫,以行动彰显新时代上市公司的责任担当。根据一季度末的统计,辖区公司全部有序复工,累计捐款捐物9,000万元,多家公司改造生产线转产熔喷料、口罩、消毒产品等防疫物资。15家公司披露精准扶贫信息,扶贫金额7,300万元。12家重点排污单位披露环境信息,履行环保责任。辖区公司雇员总数26.1万人,同比增长5%;支付职工现金合计480亿元,同比增长12%;支付税费合计242亿元。9家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11家公司披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投资、文化交流以及提供金融支持等情况。
十二、外部不确定性加大,风险挑战仍然较多。疫情加剧上市公司经营风险,28家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疫情相关影响,2020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双降则更直观地反映出业绩承压状况。随着疫情全球蔓延,西方国家加速制造业回归,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存在重构趋势,上市公司面临新的外部风险挑战。辖区防范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工作阶段性成效显著,但质押风险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大股东高比例质押风险仍未完全释放。虽然一些公司已计提减值,释放部分风险,但辖区公司商誉余额仍有305亿元,占净资产比例11%,高于全国水平,减值风险需持续关注。新证券法大幅提高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上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防范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