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开放发展“最前排”的青岛,这一次又率先向前“迈了一大步”!
12月12日,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业务牌照正式发布。这张金融牌照意义非凡、含金量十足:它是2017年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后,监管部门发放的第一张外资基金销售牌照,被业界公认为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最新成果之一。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谁能在金融开放领域走在前面,谁就走在了开放发展的前沿。这是继2014年获批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青岛金融业又一次率先“起跑”。
这一次起跑得到了强大的战略助力。今年以来,国家战略频频叠加,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一个个高水平开放平台不断隆起,为金融业开放发展培植了肥沃土壤。
青岛发起攻势作战,让国家战略稳稳落地,青岛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汇聚起全球财富的“大江大河”。青岛正在成为金融开放的“新高地”,为开放发展注入强大助力。
插上金融业开放发展的翅膀,青岛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开放风口“风头正劲”
这张价值连城的金融牌照能够花落青岛,绝非偶然。青岛是一个具有深厚金融基因的城市。
早在2014年,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国务院批准,这是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由此,青岛阔步迈上了金融业开放发展的大道。这是特色,也是优势。
2016年4月,青岛首次被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居第79位,到今年3月已跃居全球第29位。
2018年,青岛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00.4亿元,占GDP比重6.7%,金融业已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因此可以说,打造金融高地,青岛有这个资质,也有这个实力。
今年以来,国家战略频频叠加的青岛,站在开放发展新风口,金融业“如虎添翼”,再次迎来开放发展新机遇。
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金融业开放无疑是打造这一新平台的核心内容之一。
10月28日发布的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强化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在上合示范区注册企业的境外母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按规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而“意才”的投资人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正是位于“一带一路”西头。
2019年8月31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挂牌。青岛再次站上改革开放的“最前排”,这是青岛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时刻。现代金融正是青岛片区着重要做好的“五篇文章”之一。
根据方案,青岛片区将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上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实施一系列工作创新,促进金融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很快,青岛片区被赋予了18条含金量很高的金融领域试点任务。这些任务一旦落地,青岛金融业开放将领先“一个身位”。
可以说,青岛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切只是水到渠成。从青岛的视野观察,国家金融业开放最新的突破发生在这座城市,意味着随着财富金改的深入推进,青岛已经处在了国家金融业开放新格局的最前列。
这张牌照将带给青岛什么
第一张外资基金销售牌照花落“意才”,而“意才”又选择了青岛。
“意才”是谁?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是经意大利央行和欧洲央行共同批准,由意大利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联合圣保罗银行发起在青岛设立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
投资方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有着400年的历史,是意大利最大、欧盟前十大商业银行集团,在零售业务、公司业务和财富管理等领域在全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自2008年开始,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就投资于青岛银行,目前为第二大股东,占比13.85%。
今年3月份,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作为两国经济金融领域的代表性合作项目,青岛市政府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互换了青岛意才项目合作协议文本。此次“意才”获得证监会发放牌照揭牌,标志着成果落地。
据介绍,“意才”牌照获批,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此为2017年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处开放后第一个获批的外资基金销售牌照;二是我国第一家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外资银行子公司;三是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全国首家外资财富管理机构即将运营。
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
“意才”作为山东省首家外商独资基金销售机构,是青岛金融领域贯彻落实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成果,有利于整合“一带一路”沿线优质金融资源,深化业务合作,更是为青岛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注入金融新动能。
“意才”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未来将为青岛的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有效提升青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资本“强磁场”聚合新动力
当下的青岛,国家战略频频叠加,正站在中国开放发展最前沿。在这样的挑战与机遇下,资本的赋能更为重要。
为了“稳稳地接住”国家战略,今年以来,青岛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着力建设服务于航运贸易的金融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
自5月举行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以来,截至10月底,青岛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54家,其管理的已备案基金515支,管理规模796.1亿元;其中创投风投基金管理人168家,其管理的基金296支,管理规模688.6亿元。截至10月底,全市新注册创投风投机构351家,其中新注册管理人175家,新注册创投风投基金176支、认缴规模超过200亿元。
资本的最终使命是在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搭建起信息、人才、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相互契合的平台,汇聚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8月30日,山东自贸区总体方案发布后,反应最为迅速的,当属金融机构。青岛银行为青岛片区内企业办理了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青岛农商银行制定了自贸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办理了山东自贸区内首笔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账户)的不落地结汇业务。截至目前,自贸区青岛片区已引进金融项目20个,另有意向落户机构23家。
9月26日,青岛迅速反应,多方合力,力促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首家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公司落户。青岛也由此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银行理财公司的城市。光大理财公司的落户,也同样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强悍的吸引力。
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也从未像今天这般坚定而有力,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存贷款。来自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一组最新数字证实了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畅通无阻:今年前11个月,青岛本外币各项贷款新增2052亿元,同比多增441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量多359亿元,年度贷款增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
今年以来,青岛直接融资规模还创历年之最。前10个月,全市实现直接融资1905.7亿元,规模为历年之最,同比增长46.8%,超过去年全年直接融资额468.8亿元。
今年以来,青岛新增上市公司9家,数量为历年之最,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第6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1家,居全省首位。
来自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青岛新引进金融机构12家,全市金融机构达到272家,金融业态更加丰富,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到10月末,青岛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达到254家,备案私募基金515支,实缴管理规模796.1亿元,新增备案私募基金数量及其管理规模均为历年之最。
从“意才”到“光大”,从外资到中资,从领到金融牌照到形成资本的“强力磁场”,这一年,悄然嬗变的青岛金融业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这座城市也因此获得了加速前行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