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一揽子举措发力2019稳增长收官季

2019-10-23 08: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进入四季度,稳增长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央行等部门的一系列表态,均释放出稳增长的明确信号。业内指出,在前三季度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的基础上,四季度逆周期还会强化,一揽子全面冲刺稳增长的举措将出。财政政策方面,减税降费和专项债等加码发力成关键抓手;货币政策方面,稳健基调不变的基础上,将加强预调微调,未来政策着力重点将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更多的运用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来促实体融资成本降低,部分人士认为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存在一定空间。

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做好“六稳”工作,大力度减税降费、金融不断增加对实体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就在几天前,统计局发布了三季度经济数据,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保持在合理区间。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回升,消费也呈现回稳态势。

今年以来,央行及相关部门在规范金融秩序的同时加大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动作不断。8月,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9月,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和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三季度金融数据整体向好,是实体经济存在较强的资金需求和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加力增效积极财政政策不断落地,为“六稳”释放了强有力的政策功效,也为确保四季度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大力度减税降费落实有力,效果持续显现,前8个月减税降费已经超过1.5万亿元规模。王泽彩表示,这有利于营造宽松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实现财政收入与GDP保持稳定、协调增长,较好地保障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三保”)财政支出需要。前三季度,对稳增长和保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持快速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对GDP拉动效应至少贡献了1个百分点,政策效能进一步显现。

减税降费规模将超预期

进入四季度,稳增长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央行等多次高层发声的会议均释放出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明确信号。业内指出,进入四季度,逆周期调节将会强化,一揽子力促稳增长的举措将出。

“稳增长措施需要落到实处,有保有压加大调结构力度。”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应加大地方政府考核力度,消除不作为现象,鼓励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基建投资。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一步加大基建补短板力度。此外,落实消费促进政策,激发消费增长潜力,挖掘新兴消费增长点。

王泽彩表示,针对目前“承压前行”现状,财政政策一定要逆周期调节,综合发力。一是继续将减税降费落到实处,同时确保财政收入完成年初目标,将“三保”作为四季度财政工作重中之重。二是可以适当调整支出预算。三是对一些重大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督促各地政府加快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力争在今年四季度真正形成工作量。四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五是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表现在大力度减税降费直达企业痛点,保持民生等领域投入力度等方面,同时精准防风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逆周期调节还应继续发力,“六稳”和“三保”继续夯实,减税降费规模将会超过预计。除此之外,还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政策的效果和精准度。

力促实体融资成本降低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9月底召开的2019年第三季度例会对货币政策有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10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LPR第三次报价:1年期品种为4.20%,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均与上次持平。市场较为关注央行是否会下调MLF利率来引导LPR进一步下行。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表示,MLF利率本身取决于央行通过招标方式投放流动性形成的市场化招标结果,是影响LPR报价的一个因素。就LPR利率本身来讲,更多的是通过市场利率去体现,市场利率水平比去年已经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现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的办法促进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促进贷款的实际利率下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9月以来,央行通过全面降准、MLF操作等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由此,预计后期商业银行在LPR报价中仍存在压缩加点的可能。这意味着在MLF政策利率保持不动的同时,央行将持续通过新LPR实现市场化降息,降低企业贷款成本,推动“宽货币”更加有效地向“宽信用”传导。

不过,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年底前后适时下调MLF操作利率的可能。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综合判断,短期内,在通胀有所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和资产荒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风险偏好维持稳定,LPR也将维持稳定。长期看,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银行负债端有望获得改善,在“量”增“价”调的预期下,未来长端利率有望下行,同时政策利率也有调降的空间和必要,预计下阶段LPR有望稳中有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短期波动无碍A股中期向好格局

2019-10-24 08:00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