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 正文

北大眼科教授张纯:增加户外活动、大数据干预,多种措施有效预防近视

来源:-- 2018-09-28 09:30:00 字号:T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处处长、眼科教授张纯在日前召开的宁波中小学生用眼高峰论坛发表了《如何科学有效预防近视》的主题演讲,从近视成因、近视发生现状及近视相关研究等多个方面为大众树立预防近视的正确认知。

近视成因多样,青少年近视防治勿乱阵脚

医学研究中,当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时,被定义为近视。这种眼球内部的“病理性”近视成因多样,眼球中角膜、晶体等结构无法正确屈光、眼球距离拉长等问题都易致使近视。

近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近视患病率逐年递增。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近视人数约为16亿,到2020年将增至25亿,若照此趋势增长,到2050年近视问题将波及世界半数人口。

除了遗传、视近活动等内部因素,各国间不同的社会经济水平成为致使近视的重要外部条件。

以2001年的北京眼病研究为例,专家在调查了4319名40岁以上的城乡人口后,统计出的近视患病率为22.9%。而在相同时期进行的同类眼病调查显示,亚洲发达国家新加坡、日本40岁以上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8.9%与41.8%;欧美发达国家美国40岁以上的近视患病率为33.1%,在此次调查中,白人和黑人普遍较低,亚裔偏高;在英国,这个数据甚至接近50%。

将目光移至青少年近视问题,我国在1998-2009年间对此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在北京市郊区顺义,5-15岁年龄组的近视发生率在21.6%左右,而同期的广州,5-15岁的城市青少年近视率已达到78.4%,上海在校大学生近视率则高达95.5%。产生明显差异的是,同时段蒙古国农村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仅为5.8%。

在横纵向比对国内外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近视发生率调查后可以总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近视发病率升高显著相关,其中当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时,亚洲区域及亚裔近视发病率更高。

同时,从这项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的近视低龄化问题是世界范围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出现的阶段性现象,因此在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治时,切不可因为过于担忧而乱了阵脚,将矛头一昧指向电子产品,而是寻求有效手段促使近视率攀升趋势放缓,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并找到科学的方式帮助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

增加户外活动、大数据干预,多种措施有效预防近视

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技术水的提高,各类信息化手段、移动电子设备逐渐深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以电子作业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开始成为部分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有人因此认为,这会对青少年视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在目前所能搜集到的相关研究及调查中,都没有指明电子教学设备的光线是否会对视力造成危害。并且,无论学生采用的是传统的纸质作业还是新型的电子作业,只要存在使用时间过长、使用姿势不端等不良用眼习惯都会导致近视。

同时,我们也需要消解目前的一些错误认知——近视虽会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与未来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但却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不可根治。根据调查表明,相较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等不可逆的眼部疾病,屈光不正问题可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佩戴眼镜等多种方式进行预防和矫正。

新加坡宣扬户外活动的项目宣传海报

图片来源:《Nature》

此外,在众多的近视预防手段中,增添户外活动时间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支持认可。以澳洲为例,充足的阳光条件使户外活动在当地备受欢迎,以至于每个学校都将户外活动设置为教学活动的常规环节。在前文提到的近视水平调查中,澳大利亚40岁以上人群的近视率仅为20%,同属发达国家行列,这一数目却远远低于英美国家,可见户外活动数量对预防近视形成的重要作用。

在国内,我们也可以参考澳大利亚的经验,控制近距离作业时间,改变体育课“缩水”的现状,增加学生户外活动的时间,并通过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长期观察记录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成因、度数增长趋势形成近视大数据,以进行前瞻性研究。

在日后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中,便可以根据数据记录调整原有防治手段与探索更加高效可行的近视预防措施,以达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30年,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小学近视率控制在38%以下,初高中近视率分别下降至60%与70%”的长期目标。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