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金融监管部门齐发声:经济基本面良好 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2018-06-21 07:53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闫雨昕)近日,央行、银保监会先后密集发声,“稳”字“好”字成了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频繁提及的关键词。综观近期出炉的各项数据,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我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综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领域从宏观到微观稳字当头,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趋稳固。

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18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总体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M2和信贷增速看,2018年5月末,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2017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实体流动性整体趋于稳定。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小微、涉农领域贷款投放加快。

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看,1-5月份增量7.9万亿元,同比少增1.44万亿元,5月末同比增长10.3%,主要是强监管、去杠杆政策效应逐步发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有所下降,债券市场融资有所减少。综合考虑季节波动、资产证券化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社会融资增长总体比较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19日撰文称,“目前,金融监管在抑制资金空转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促使资金更多地、更有效率地流向实体经济。”金融强监管的过程中,去杠杆、减通道压缩了银行投放非银的资金,减少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缩短了资金链条,资金大量回表,同时提高了金融市场利率。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认为,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基本维持稳健中性态势,并没有出现相对明显的宽松。今年下半年流动性的总体格局预计仍将持续,金融监管继续稳步推进,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

中国人民银行上述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加强监管政策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19日,沪指经历了3.78%的下挫,两市板块尽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市场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19日股市出现波动,主要受情绪影响,周边股市也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易纲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总供求更加平衡,增长动力加快转换,今年以来人民币是少数对美元升值的货币之一。基于这样的经济基本面,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条件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运行稳健

19日,银保监会也在其官网刊登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的实录。文中介绍,根据前五个月数据,目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风险和合规意识持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

最新数据显示,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50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本外币贷款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长14.2%。今年前5个月,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115万亿元。5月末,保险业总资产17.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5万亿元,其中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余额超过10万亿元。

流动性方面,5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继续保持适度充足,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4%,存贷款比例73%,流动性覆盖率125%。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8%,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7%,偿付能力总体保持充足。

今年以来,防范金融风险一直是我国的头等大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本月14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陆家嘴论坛”上,从历史角度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金融问题具有极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面对的矛盾更为复杂。郭树清认为,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要用事先的而不是事后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矫正各种偏离,及早恢复经济金融平衡。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期在出席论坛活动时表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有许多困难、压力,但总的来说是平稳运行的。“从不良资产状况、拨备状况、盈利状况等各方面情况看,总体属于比较稳健运行的行业状态。”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也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和流动性储备充足。下一步,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贷款结构,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同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压缩通道业务,缩短融资链条,并推动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腾出信贷空间更好支持经济发展。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