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正文

结构性存款“一夜蹿红”预期收益率“非此即彼”

2018-05-23 06:40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对于在近期准备选购银行理财产品的诸多投资者来说,结构性存款并不是一个陌生名词。进入2018年以来,结构性存款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理财产品迅速蹿红,成为各家中小银行争相推荐的“网红产品”。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一探结构性存款产品究竟。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仅有“非此即彼”的两个档位,而理财经理们却大多做出“低收益事件不会发生”的承诺。无论是对标国际黄金价格,还是挂钩LIBOR、FDR等指标,产品说明中触发低收益的事项均设置得十分苛刻,高收益事项则极易达成。

而谈及近期结构性存款热销的原因,理财经理们并不避讳,直言是由于“资管新规”限制保本型理财产品所致。“现在监管机构不允许保本理财了,我们银行因此推出了存款类高收益产品代替保本理财,也是替现有客户着想。毕竟以前保本理财卖了那么多,部分客户对保本产品有真实需求,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又不能令他们满意。”

预期收益率“非此即彼”

低收益触发事项极难达成

不经意之间,结构性存款“一夜蹿红”。

在记者走访多家中小银行网点的过程中,多数网点在门口的电子滚动屏上发布了结构性存款的产品信息,“保证存款本金、保证收益”的宣传让路人驻足不已。而在迈入银行大门之后,富有网点特色的公告板上,结构性存款已与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产品“分庭抗礼”,占据有利地形。

在北京市某城商行北四环某支行网点,《证券日报》记者提出了购买保本类产品的需求,该网点的理财经理在第一时间推荐了该行的两款结构性存款产品:“现在出台新规定了,保本的产品以后不让卖了,我们银行现在只有两款产品,收益率还不如结构性存款,所以现在对于有保本需求的客户,我们都推荐购买结构性存款。”

以该行“90天挂钩LIBOR结构性存款”为例,根据起存金额(5万元或50万元)不同,预期收益率分别为“1.4%或4.0%”、“1.4%或4.2%”。据该理财经理介绍,该产品为“保证本金”类产品,并提示记者注意,其收益仅有“非此即彼”的两个档位,而非区间收益率。也就是说,在产品到期日之前,如果符合约定条件,即可实现4.2%的收益,相反则仅有1.4%。“从历史情况看,4.2%的收益是稳的,肯定能实现。”而关于该产品背后挂钩的指标,该理财经理仅称“与伦敦挂牌汇率有关”,但对于LIBOR的具体含义、波动情况以及指数意义等内容并未介绍清楚。

而在记者走访的其余多家银行支行网点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得到了“低收益事件不会发生”的承诺。从目前记者观察到的十余款产品来说,其投资期限大多较短,以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为主。而无论是对标国际黄金价格,还是挂钩LIBOR、FDR等利率指标,大多数产品说明中触发低收益的事项均设置得十分苛刻,高收益事项则极易达成。某网点理财经理甚至向记者表示,“这种波动出现的可能基本不存在。”而该款产品设置的期限仅为三个月。

某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在的结构性存款既有存款的风险等级,又有理财产品的收益,堪称“完美”投资。“对于看重资金安全性的客户,结构性存款是纳入存款保险制度之中的,万一出现银行倒闭等极端情况,50万元以下额度可全额赔付。”

爆红背后“真假结构”待规范

随着资管新规“靴子”的最终落地,银行保本理财的辉煌时代也将随之终结,结构性存款随即成为部分中小银行理财“新宠”。

从数据来看,结构性存款在今年以来的扩容速度可谓“突飞猛进”。央行披露的《2018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8.8万亿元。而在2017年1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仅为5.8万亿元。除此之外,2018年前三个月新增结构性存款高达1.84万亿元,已超过2017年1.8万亿元的全年新增规模。

而据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中小银行在结构化存款方面发力更猛,存款有综合优势的大行增速则相对温和。2017年二者增速差距不大,在10%以内;但今年以来,二者增速差拉大至10%以上,预计中小行负债端压力相对大行增加。此外,互金宝宝类产品、货基产品对银行存款分流压力迫使银行加大对个人存款的吸取力度。截至2018年3月底,个人结构性存款大银行的同比增速达到60%以上,中小银行更是达到了75%。

事实上,结构性存款并非新型产品。据悉,早在2002年,光大银行就已开始推行结构性存款业务;此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相继推出汇利通、汇利丰、汇聚宝、汇得盈等结构性存款产品。从产品结构上看,虽然挂钩衍生品不同(如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指数等),但结构化存款的基本结构不变,以“基础存款+金融衍生品”的模式进行。除存款产生的固定收益外,投资者还可获得与标的价格波动挂钩的衍生收益。

进入2018年以来,结构性存款的迅速扩容普遍被业内认为与新近落地的资管新规预期相关。资管新规中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俗称“打破刚兑”。一方面是政策压力,一方面是投资者“既要保本保息、又要高收益”的“挑剔”需求,银行因此落力推介结构性存款,以填补保本理财缺失后的市场空白。

然而,结构性存款当真是“完美投资”吗?

观察部分银行公布的产品说明书不难发现,其仅对产品挂钩标的及收益计算方式进行说明,但并未透露实际的衍生品交易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其交易结构的真假令人存疑。

以多家银行结构性存款挂钩的“美元LIBOR3M”指标而言,部分中小银行将其结构性存款高收益的触发条件规定在该指标波动范围在“0-8%”之间,在超过8%以上才将出现低收益情形。而《证券日报》记者自Wind数据调取近三十年以来该指标的波动情况,上一次该指标超过8%是在1986年-1990年期间,该极端情形已有二十余年未曾出现。2018年以来,该指标波动平稳,收益率尚未出现超过2.4%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相当于与银行签了一个“稳赢”的对赌条款,而条款的设计者如此“慷慨”,令人对其背后目的充满遐思。

而从监管方面来看,早在2004年3月份出台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就正式确立了衍生品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合法地位。此后,2005年监管部门开始允许中外资银行发行股票类和商品挂钩产品。近年来,监管部门陆续出台针对投资管理人、挂钩标的、结构性存款销售和风险管理等引导法规,对结构性存款的发展进行指引。

中泰证券固收分析师戴志锋撰文指出,在利率市场化和资管新规落地的环境下,结构性存款产品可以解决商业银行表内+表外两大痛点。对于表内而言,结构性存款利率较为灵活,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是揽储的另一种方式,可以解决表内存款问题;而对于表外而言,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是很好的向净值型产品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产品形态,可通过收取管理费、销售手续费等提高银行中收,解决预期收益型产品转型问题。

此外,戴志锋亦指出,目前多家银行为规避资管新规,通过发行结构性存款代替保本理财,以此吸纳负债,很多中小银行业跟风发行“假结构性存款”以实现高息揽储。但假结构性存款仍属于变相刚兑,未来一定会面临严监管。预计未来针对结构性存款的专门性监管政策会逐步出台,引导商业银行向“保本理财-假结构性存款-真结构性存款”的方向过渡。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