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47岁的溧阳市社渚镇青虾养殖大户史光华顶着烈日,又一次来到虾塘边。洪水已经退去,但塘里水位依然偏高,还不适宜放养虾苗。“投放虾苗前塘口要消毒,还要把混进塘内的野杂鱼全部清理掉。”他告诉记者。
史光华养了260亩青虾,塘口是流转过来的,每亩每年流转费800元,今年已是老史养虾第四个年头。这260亩塘口靠近一条河流,本来到7月中下旬就可以收获。然而7月初的连续暴雨导致河水暴涨,眼看就要淹没虾塘,老史赶紧请了30来个青壮年,带着挖掘机,连夜在塘边筑坝。尽管他们在最短时间内筑起一道1米多高的堤坝,然而洪水还是很快漫过了堤坝,老史只能眼睁睁地等来绝收——每亩损失超过3000元。“我养的50亩螃蟹多亏都参加农业保险了,报险后,保险公司来人实地了解情况,大概10月份可以理赔。但是260亩青虾却没有参保,净损失七八十万元啊!”老史一声长叹。
陪同老史察看塘口的社渚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志兵告诉记者,社渚是全省最大的青虾养殖基地,有1300多农户养殖青虾,总面积达4.5万亩,社渚青虾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这次洪灾,社渚共有2.8万亩虾塘被淹,农民损失1.17亿元左右。社渚镇青虾协会会长官德保说,正常年份,青虾一年可以养两茬,眼下被淹的虾塘基本上绝收,协会正在组织自救,联系购买虾苗,抓紧时间养第二茬。“其他水产比如螃蟹、鱼都能参加农业保险,我们盼望青虾养殖也能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他说,如果只能参加商业性保险,不能享受财政补贴,每亩100多元的保费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负担,估计大多数农民不会参加。
青虾养殖能否纳入农业保险呢?记者找到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溧阳分公司总经理李炜。李炜说,目前公司已有24个险种的农业保险,除了粮食、蔬菜、茶叶等品种以外,淡水鱼、螃蟹养殖等都已列入保险目录。以螃蟹为例,溧阳市每亩每年的保费是110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99元,农民自己只要出11元。考虑到溧阳市青虾养殖面积比较大,拟纳入保险业务,公司最近已经做了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报到省分公司。“国务院出台的《农业保险条例》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理应根据各地农业特色产品开展业务。”李炜介绍说,在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增加保险业务方面,溧阳市有过成功经验——溧阳茶叶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白茶种植面积较大,产值和附加值都比较高,前几年在省农业保险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下,溧阳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茶叶种植保险业务。“经过今年的洪灾,结合本地实际,我们将尽快开展青虾养殖保险业务。”
南京市高淳区也是螃蟹和青虾养殖大区,全区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7月初以来,作为皖南洪水走廊的高淳经受了多年未遇的抗洪压力。“幸好区里防汛启动早、组织得力,水产养殖损失不是很大。”该区区委农工办主任张永年告诉记者,到7月24日为止,总计报灾面积1.7万亩,其中没顶的鱼塘约有几千亩,农工办工作人员每天会同保险公司实地勘察。他介绍说,高淳是全国最早推出螃蟹养殖保险业务的县(区),2012年8月就推出了这项业务,目前每亩蟹塘的保费是110元,其中三级财政补贴77元,农民个人出33元。不过,跟溧阳一样,青虾养殖也还没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近几年高淳的青虾养殖面积逐年增加,上半年我们跟保险公司一起调研,准备把青虾养殖纳入保险。”他说,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的重要手段,不过,由于这一业务开展涉及各级财政补贴多少钱,不是区里能决定的,他打算最近向省市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尽快将青虾养殖纳入到政策性农业保险中。
令张永年感到遗憾的是,尽管高淳是全国率先开展螃蟹养殖保险业务的县(区),但目前蟹农参保率还不到60%。加入水产合作组织的蟹农大部分参加了螃蟹保险,但大量散户基本上没有参保。前几天,该区东坝镇安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接到保险公司理赔,合作社社员总共有593.3亩蟹塘全部被淹,保险公司的赔付标准为每亩1700元,而那些没有加入保险的蟹农就只能血本无归了。“我觉得,一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根据产业特色扩面;另一方面,提高农民参保意识、推广农业保险同样重要。”他说,下一阶段,区里将以镇、村为单位组织摸底排查,以今年水灾为例,尽量将未参保农民组织起来,纳入到合作组织中统一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