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当日,陈东升还捐赠了一批价值约3000万人民币的艺术品给博物馆,并由泰康承办首展“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启动博物馆的馆藏建设。泰康人寿分管公益工作的副总裁邱希淳表示,今天博物馆开馆创造了泰康人寿和陈董艺术收藏与捐赠的一个高峰。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现场表示,“万林艺术博物馆是纯公益性的,对启迪学生艺术修养是很有益的,武大会好好保存这些艺术品,以艺术育人,打造中国顶级,世界一流的艺术博物馆”。
陈东升首先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并为经济学院的优秀传统给自己造成的深远影响感到自豪。在谈及个人捐建的初衷时,陈东升表示:“80年代初,我在外经贸部工作去国外出差,就爱看大学和博物馆。斯坦福大学的艺术馆是校友捐的,我想我以后要做点公益就一定要给母校捐一个艺术博物馆。2011年6月6日,我和母亲回到武大,与李晓红校长谈到大学毕业时在珞珈山上刻了一个‘始’字,李晓红校长立即拉着我上山去找,凭着当年的记忆,沿着曲折的山路,在一片片山石中搜寻,找得汗流浃背,最后在终于山顶的树丛里找到了。我们都很激动,李晓红校长当场引吭高歌,说太有意义了,一定要保留下来。也就这样,捐赠博物馆的事情就定下来了,我母亲也表示支持。”情真意切的言语显露出陈东升深厚的母校情结与诸多情愫。
在谈到命名“万林”的寓意时,陈东升表示,万林这个名字是对父亲的纪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寓意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座以陈东升父亲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代表着陈东升对学校、对社会、对家人的社会责任感与拳拳之心,同时也为华中地区建造了一个当代艺术推广与发展基地。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媒体专访
万林艺术博物馆开创了国内大学由校友个人出资捐建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博物馆的先例。根据全球高校博物馆及收藏联盟(UMAC)的统计数据,来自法国、英国和美国的高校博物馆会员分别为25、12和42,中国大陆地区仅有1家。万林艺术博物馆的建立为我国高校博物馆事业提供了样本。陈东升表示,“要把万林艺术博物馆先做成华中的艺术重镇,再做成全国的现当代艺术重镇。”
图为:万林艺术博物馆揭幕仪式
图为:交钥匙仪式及艺术品捐赠仪式
这个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著名设计大师朱锫设计、占地8410.3㎡的现代化美术馆矗立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对面,位于这所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的中心地带,这个总长度78米、前段悬挑跨度就达48米的现代化建筑,以金属包裹闪烁着浓郁的当代风味,而有如“飞来石”的造型,也呼应着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的陈东升毕业之际留在母校的一个秘密——1983年,临近毕业的陈东升为了勉励自己,找到石匠学了雕刻的技术,在离校前夕,跑到武汉大学的灵魂之山珞珈山上,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刻下了一个‘始’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此开始了自己北上并成为“九二派”领军人的成功之路。朱锫先生表示,“希望万林艺术博物馆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造热情”。
陈东升先生与艺术渊源颇深,不仅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国际概念拍卖行中国嘉德,作为泰康人寿董事长的他也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藏当代艺术、支持当代艺术发展的先河。一方面,泰康收藏从一开始就将理性化、体系化、学术性作为目标,以收藏作为梳理历史、书写历史,从而再造现实的手段;另一方面,泰康人寿自2001年以来鼓励、推动国内当代艺术的实验探索,通过设立企业内部的艺术部门——泰康空间,组织和赞助艺术活动。今天,泰康收藏已经成为国内企业收藏的标杆之一,以“泰康系”受到业界认可;泰康空间秉持“追溯和激励”的目标,在历史性地回看艺术实践及其社会文化情境的同时,以前瞻性的眼光把握当下现实和未来可能。
本次展览即依托泰康人寿丰富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展览力图呈现百年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媒介发展特征。“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精选泰康艺术收藏中70余件(组)作品参加展示。突出了泰康收藏以“人”——艺术家的研究为总方向,以纵向的历史线索和横向的媒介线索为策展的主要脉络。纵向上,展出作品的范围涵盖了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都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特殊性。从横向上看,此次展出的从二十世纪30年代到2010年之前的作品媒介是油画与摄影,从作品的选择和历史跨度上,公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可以对这两种艺术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每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有一个大体脉络的了解。其中的摄影类藏品更是泰康人寿首次向外界集中公开展示。
排队参观的师生们围了博物馆一圈
圆梦:陈董把心放下了,把万林艺术博物馆完整地交给了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