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青岛财经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五万到两亿 紫金鼎景华在国泰君安的十年传奇路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8-13 10:53:23 字号:TT

    近期景华凭借一只重组股爆赚6400万元

    专爱重组失败股、ST壳资源中寻金子

    随着某文化类重组股3个月股价飙涨2.5倍的事件发酵,景华的名字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该重组股一役,景华持仓曾一度超过700万股,位列公司十大股东第四位,也是自然人股东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仅从其入场时间判断,景华在该股上至少斩获数千万元。

    究竟这位牛散是何来历?就在外界对其猜测纷纷之际,记者通过多方打听获悉,景华是青岛籍股民,也是国泰君安证券南京路营业部十几年的老客户,文化重组股只是冰山一角,他用10年的时间把5万元变成了2个亿。昨日,记者与景华面对面,揭开这一岛城最励志牛散的造富路。

    重组一役

    买700余万股成大股东

    无论牛熊市,A股市场从来不缺牛股。今年上半年,一只文化类重组股的走势成为当之无愧的牛股。景华就乘上了这只牛股的东风。昨日下午,记者在国泰君安证券南京路营业部见到了景华。37岁,微胖身材,地道青岛人,21年炒股经验的专业股民,其父母也只是普通上班族……简单一番寒暄后,话题从这只文化类重组股开始。

    2013年8月底,对该股已经观察许久的景华选择在其重组失败复牌后第二天正式买入。在景华眼中,风险即为机会。“由于该股有退市风险,属于风险警示股,所以每天只能买入50万股。”景华告诉记者,从5块多钱入场,分批建仓至今年一季度,累计高达700多万股,跻身该公司十大股东第四位。

    一年获利6400万

    此时,景华手里的这只股票已初具牛相。在今年2月26日,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随即启动了公司股票的行情。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自2月底开始,公司股价不断上涨,至6月份,一度创下了19.19元/股的历史新高。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其股价上涨了2.5倍,成为一只异常夺目的明星股。其后,股价虽然有所回落,但至8月4日,公司股价收于15.12元/股,与定增方案提及的5.16元/股的价格相比,已是当初定增价格的2.9倍。

    “虽然很看好这只股,目标价也定在10元以上,但这么个涨法还是超出预期。”景华回忆说,今年5月份,当该股股价涨至10元附近时,他开始分批卖出。令景华意外的是,他一路抛售,该股股价却不跌反涨。10元、15元、18元附近,景华分别卖出100万股、50万股以及150多万股;而在上涨过程中,景华又分别在13元、17元和18元价位买入,最终在15元至16元价位上全部抛售。

    历时近一年的战役,收获颇丰。景华平均买入价6.5元,平均卖出价约14元,总收益约6400万元。

    成长历程

    10年身家炒到2亿

    这只重组股的大胜绝非偶然。景华16岁就开始接触股票。那时父亲炒股亏得直掉眼泪,他抱着尝试的心态进入了股市。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在股市里得心应手坚定了景华炒股的信心。景华坦言,那时甚至连自己上学的学费都是靠他在股市上赚的。

    2004年,当时还是国泰君安普通职员的姚国海最早发现了景华的投资潜质,并成功说服其加盟研究实力超强的国泰君安。如今,景华的这位执掌青岛券商资产规模最大营业部少帅挚友成为了景华传奇的最佳见证者,国泰君安也成了景华的风水宝地。当年,景华带着5万元正式入市,成为专业股民。“开始小打小闹,但也积累了不少筹码。”景华回忆说,由于当时选股得当,自己又喜欢重仓,所以有几只股获益不菲,比如海通集团曾满仓操作,14元做到20元,又从27元抱到45元;迪康药业也赶上一波大行情,高送转10送15,股价从十几元翻到了30多元。

    不过,一直顺风顺水的景华也没能逃过2008年那场大熊市的洗礼,原本已经500万的身价缩水至200万。在那个人人恐慌经济危机的年代,景华却从危机中看到了生机。景华说,国外大宗商品开始复苏,买入机会出现。当即,景华带着200万进入权证市场,大胆买入江西铜业、石化等。仅一年多的时间,财富迅速积累至3000万元。

    幸运之神此后就这样眷顾着景华,截至今年,也就是炒股10年,其账户资金已经高达2亿元。

    重仓ST看好壳资源

    景华的炒股历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对壳资源的情有独钟。“在A股市场,很长一段时期内,壳资源都会是相当有价值的,所以我不怕频临退市的股票,反而认为是一种机会。近期这只文化类重组股也是如此,才10个亿的市值,如此低市值即使退市也是非常抢手的壳资源。”景华认为,经过多年的积累,他在A股的投资目标就是重组、并购、借壳股,而这一思路也成就了他现在的身家。

    *ST吉药、*ST太光、ST东盛、*ST金泰……在这些经营惨淡,或是被借壳、或是面临停牌退市的股票身上,景华却逐一重仓介入,几乎每笔投入都在5000元万上,并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景华印象最深刻的是*ST吉药。2012年,景华带着5000万元重仓杀入,持仓760万股。买入后不久,连续亏损3年的*ST吉药被暂停交易。此时,持有该股的股民人心惶惶,但景华却异常淡定,他认为,该股有非常优越的政府背景,被重组借壳的几率非常大,而这也是他当初介入的关键因素。正如他所预计的那样,2013年7月,*ST吉药在停牌超一年后复牌,并更名为金浦钛业。而其原因就是暂停上市期间,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购买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复牌后,该股股价一路飙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涨到最高13.56元。

    此外,景华在ST东盛上也大赚了一笔。2013年2月以12元的价位买入,受摘帽、更名等动作刺激,4个月后股价飙涨至最高33元,景华则在32元的高位全部卖出。

    个股最多亏损25%

    股市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机会与风险并存。炒股14年,景华也有投资失利的经历。在他印象中,ST国创的投资损失最高。“当时接近10元的价位买入,所幸不是重仓而是配仓。”景华回忆说,当时他同时有两只股票,*ST吉药和ST国创。ST国创买入后表现不佳,很快跌至8元。景华果断决定调仓换股,抛掉ST国创,换进价位相近的*ST吉药。他表示,这样算起来虽然是ST国创亏损25%,但换成*ST吉药来看,相当于高成本买入*ST吉药而已,不算太亏。

    而景华之所以坚定重仓ST股以及有可能被ST的股票,也是缘于一次失误。2013年,景华买入ST金泰,大幅拉升赚了30%,后经过多重考虑,景华在其停牌前卖出离场。结果停牌一年多后,ST金泰从当初8块多钱一跃涨至最高近20元,这让景华懊悔不已。“所以之后的文化重组股我就非常坚定的持有。”景华这样说。

    手法

    喜欢重组失败和创新高

    采访中,记者总结了景华交易手法、操作思路的一些特点,除了偏爱有重组借壳预期的股票、喜欢重仓外,细节上,他还特别钟爱重组失败的股票。景华解释说,“重组失败在别人看来是一个话题的结束,也是离场时机,但在我看来重组失败意味着这家公司未来极有可能继续重组,在别人都拼命离场时,正是我抢筹的好时机。这只文化重组股就是这样。”

    此外,景华喜欢做创了新高的股票。他认为,创了新高的股票同时会让很多套牢盘解套,很多人不看好这样的股票,觉得会下跌,但实际上这样的股票后市上涨空间已经被打开,资金敢进场进行解套就说明后面还有看点。

    在技术方面,景华也有严格的止盈止损标准。“上涨过程中我一般不离场,只有股价回撤15%才是我离场的信号。”景华这样说。

    转型

    借6000万给上市公司

    昨日,景华狂赚6400万的这只文化重组股发布了一则公告称,收到自然人景华借出的6000万资金。景华这一举动再度引发市场强烈关注,自然人借钱给上市公司,这种事例在A股市场上并不多见。景华告诉记者,自己向该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是基于看好旅游文化产业的前景,认同其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当然也有未来为自己争取或创造合作机会的想法或愿望。

    景华进一步解释说,在二级市场打拼这些年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让他萌发了进军一级并购市场的想法。今年6月份,景华和朋友成立了紫金鼎投资公司,并发起了一只20亿资金规模的战略投资基金,投资主题是互联网、科技以及文化。“目前我已经清仓了这只文化类重组股,原因不是不看好前景,相反正是因为看好。”景华说,手头现在还剩100股,为的是今后能继续当股东去参加股东大会。

    牛散观点

    牛市未至箱体震荡

    作为岛城牛散,景华针对近期券商多空论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盘的根本问题目前并未解决,所以还不到迎接牛市的时间。目前只是箱体震荡,难有大行情。行业上,景华坚持看好转型类股票,倾向于文化、互联网、科技行业,认为这些行业或出牛股。

    业内提醒

    重组虽美风险甚高

    景华重仓重组股的造富故事令人振奋,也颇为励志。但业内人士认为,押宝重组股风险巨大,一旦重组失败或者重组预期未能实现,普通投资者将面临难以挽回的亏损。“尤其管理层在不断完善退市制度,再加上IPO注册制的积极筹备,未来重组借壳的可行性应该会降低。”国泰君安证券南京路营业部投顾李金伟表示,ST、业绩差的个股很多,能够乌鸦变凤凰的毕竟是极少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好谨慎对待。

    链接

    岛城牛散

    之沈琦:2010年世纪鼎利一战让向来低调的沈琦和他管理的民间私募搏差顾问团一夜间成为岛城炒股圈内的名人,而此后化名 “方展博”、“方新侠”两次参加岛城主流媒体炒股大赛,取得的佳绩更使其声名远扬。当年世纪鼎利一战,1000多万元的利润收入囊中。

    之侯鹏:2011年,靠着中国服装一年涨4倍的傲人成绩,侯鹏“一票成名”。2010年6月,侯鹏将70万资金在6元附近全部买入中国服装,之后他分别做了三个大波段的“高抛低吸”,最后于2011年5月份全部清仓。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
-

-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