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青岛新闻网 > 财经频道 > 青岛财经 > 正文

青岛开启“朋友圈”商战 微信营销模式逐渐形成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 2013-12-09 10:35:59 字号:TT

    25岁的卢佳楠,是青岛一家有机产品的新店主。这个月,投资实体店零售的父母甘居幕后,将店面交给女儿“折腾”。

    接班起于营销新渠道的开通。这家落地黄岛的小店,新渠道年投入不到5000元,上线一个多月,新增客户订单20多笔。不仅市场从青岛郊区拓展到市区,还由节日礼品“转正”到日常销售。

    这就是微信营销的魅力。昨日,青岛企业私聊性质的“赢在微营销”报名爆满,主办喊停;一周之内,青岛网商协会“微营销交流会”开讲,座无虚席;下周第二场即将开讲,依旧满座。一段时间以来,就连记者的“朋友圈”,都充斥着各种营销公众号,私家生活馆、建材、美食、摄影、旅游……微信营销,青岛走得有点晚,有点急,有点散。

    入局背后商业思路有两条:一是“引流”,借“朋友圈”受众,进行针对性产品推广和客户维护;另是“建渠”,选购、下单、物流、支付,天猫模式移至“朋友圈”。营销成熟度差异之间,青岛企业参与度“分层”也明显,生活类、中小型、市场本土化企业产比超过九成,而传统生产型企业也有些按耐不住。

    战火初燃“朋友圈”

    在卢佳楠的推荐下,记者关注了名为“‘有机’不可失”的微信公众号。

    进入页面,有机杂粮等产品标注价格逐条排列。继续点入,出现选择数量、加入购物车和立即购买页面,购买后转至收货地址填写,提交订单后付款页面出现信用卡、借记卡、支付宝、WAP等4种方式。卢佳楠告诉记者,任意银行账号都可以立刻支付,而且非常安全。

    此种完整的“商城”模式,瞬间刷新了记者对“朋友圈”的认知。

    接下来她给记者解释了支付的全过程:顾客从“微信商城”选择商品,填写地址,决定来店自取或是快递寄送,最后选择任意银行卡支付。而这并不意味着最终支付的实现。她告诉记者,来店自取的顾客,只有取货扫描商品二维码后,第三方支付才能确认进行货款转移。另一种物流快递,因为第三方支付与全国200多家物流有合作。快递员确认扫描签收后,货款才会转移到店家。这就保证了整个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此种“不跳转”的微信公众号,让“朋友圈”商机无限。其实微信一直是一个大江湖。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微信用户突破4亿,日活跃用户达到1.29亿。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首个开放平台,微信公众号点对点、联系强、互动灵活等特点,表现出来的商机非常明显。

    2013年下半年以来,“朋友圈”商品和服务的展示屡见不鲜。餐饮、娱乐、装潢、摄影、培训、旅游甚至鞋袜……产品推荐后缀有购买链接,点入,就是各色淘宝页面了。“从目前青岛微信营销来看,很大部分是淘宝C店的店家,为网店‘引流’客户。”青岛网商协会相关负责人苏静分析,微信5.0推出后,10月,青岛微信营销开始明显有所动作,目前进入快速普及期,发展速度非常惊人。

    高速发展背后是利益驱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岛淘宝卖家透露,她在淘宝经营外贸尾单已有两年,因为假尾单太多客户信任度不够。11月,她开始在“朋友圈”晒衣服照片和店铺链接。一个月时间,“朋友圈”吸引来新客户近20个,当月收益比上月高了近三成。

    对于中小商家而言,这无疑久旱甘霖。“今年,朋友在天猫砸了十几万做推广,完全没有效果。现在等客户发现店铺,比登天还难。”竞争白热化、利润率奇低的电商环境,让“朋友圈”客户愈显珍稀,她总结为“三高”:信任度高、询价购买率高、持续购买的忠诚度高。更关键的是,“圈粉”免费。

    低宣传成本和高客户产出,导致青岛微信营销推广水到渠成。据记者粗略统计,近一个月来,以微信营销为主题的培训和交流不下5场,参与青岛企业上百家,广泛涉及商贸业和服务各个领域。

    “圈外”技术观念暗战

    如今的微信商用公众号,几乎成了商业推广和客户想象的梦想地。

    青岛企业的公众号各有特色。功利者有,签到发送代金券、推送分享送积分;忠厚的有,客户反馈留言墙、产品服务打分卡;打短线的有,凭微信就餐送小菜,扫描二维码现场送礼品;放长线亦有,同类国际奢侈品欣赏,甚至天天心灵鸡汤保持活跃度。

    背后“枪手”不得不提,青岛转型或新进的大批开发运营商正蓄势待发。

    10月,山东掌中宝信息技术青岛分公司推出“微信管家”。其相关负责人透露,其中包括微官网、会员卡、互动对话等多个板块,为青岛小微商家企业打造微平台。走的是“平易卖萌”路线:成本低,在4000~7000元之间;双向互动能力强,能够进行签到、积分、打折等种种互动。

    这几乎是商家钦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岛毛巾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初建立微信商用“公众号”,主要看中服务自主性强,基本上可以满足他构思的各种要求,而且投入成本不大。

    这场技术暗战中,掌众可算其中翘楚。2012年,青岛掌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从最初软件公司转定位为移动电商,放眼全国进行“微营销”建设。对于微信公众号功能,掌众用了“极致强化”的描述。从其现有案例来看,转盘抽奖、刮刮卡、客服机器人、优惠券等页面,包含服务50多种,全国范围服务客户上千家,更是有着“全国十万用户”的理想。

    这不仅仅是卖技术,其中还有营销观念的革新。青岛掌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军分析,微信营销目的性明确:一是服务功能;如4S店等,通过微信积分、签到等方式,保证服务质量和加强客户联系;二是通过“朋友圈”开拓新市场,掌众每个员工粉丝不下千人。他们擅长的是为客户带来“全员营销”的新销售理念。

    2013年,掌众、掌中宝、微资迅、通联等企业进入快车道,是对此种营销方式未来的侧证和支撑。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该领域的青岛服务性企业侧重点各异,有重于微信传播营销技巧,有的侧重页面功能开发;有侧重于后台系统设计,还有企业侧重微信营销渠道把控,其成熟度和技术含量差别较大。

    攻陷支付“孤城”

    微信营销与传统电商这场对攻,最后的“孤城”是支付。

    是否能够实现直接支付,界定了微信营销是停留在营销和引流手段,还是真正成为销售渠道的关键。目前,从记者采访了解来看,已建的青岛企业商用微信公众号,超过八成仅拥有公众号页面,以“朋友圈”推广为主要功能。

    然而,卢佳楠和她的有机商城代表了另一种可能。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的集推广、销售、支付、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微信营销渠道,已经现身青岛。

    起因依旧是商家需求。11月底,青岛逸术家居彩装膜公司经理法冰,开通了企业公众号。“效果很好,在微信上记下产品号,来店取货就可以了。”法冰告诉记者她还有期待,企业门店在市区,莱西、平度等郊区客户付款、运货非常麻烦,有时候为了补货。耗上一天时间,“如果能把物流和支付也加进来就好了。”

    听上去很美,但是涉及支付安全性非常棘手。记者从青岛网商协会了解到,目前,青岛通联已经尝试将微信公众号、企业后台、第三方支付和物流运输打通,构建微信营销全链条。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10月,此种“闭环式全链条”微信营销建立。截至目前,拥有直接支付功能的微信商城超过40家。目前,其后台系统依旧在升级完善之中,将为拥有多品类的青岛企业提供机会。

    但是,对于备受期待的“传统企业进入移动端”,青岛生产型企业表现出迟疑态度。即墨一家裤装企业负责人讲出了他的疑虑:一方面,对企业现有客户群而言,“朋友圈”仅限于青岛和外省的几个固定客户,难以远距离传播;另一方面,企业产品类型过多,在“朋友圈”发布格局太小,反而显得功利意味太强,得罪朋友得不偿失。

    借由电商过渡,进入移动端似乎稍微容易。青岛圣梵蒂斯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从事童装生产,企业只有车间和仓库,没有实体销售门店。年营业额60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来自线上。淘宝之外,企业传播主要依靠“圈子”套叠产生的涟漪效应。

    “微营销”连接大商战

    从青岛企业发展现状而言,纵横皆可拓展,目前的企业热情仅仅是个开端。

    横向来看,最为火爆的微信营销领域,青岛企业覆盖面依旧狭窄。品类上,商贸和服务型企业占比超过七成,生活类消费品为主导,生产型企业动力不足;规模上,九成为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参与步伐迟缓。此外,由于传播特性,其客户群也主要聚焦青岛本土市场,想要走出本土圈子相对困难。

    “青岛企业很多是玩票性质,观望的太多。”青岛掌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军告诉记者,目前,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微信营销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商家都在忙着“拉粉”和“扫码”,青岛企业目前最大障碍,还是面对新营销渠道的观念固化。

    这几乎情有可原。一方面,此种营销手段有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向。掌中宝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企业组织“微营销课程”多次,每一次,都是企业年轻业务员来听,热血沸腾跟老总传达,50多岁的老总根本不当回事。

    另有专家认为,青岛微信营销较南方延迟近半年时间,与青岛服务业发展程度不足有关,青岛企业始终缺少一个微信营销的典型案例,导致推广依旧处于摸索探路期,呈现出小、乱、缺少秩序等表现。

    纵向思考,微信营销不能等同于“微营销”。掌众有这样一个概念:微信、微博、微网站、APP客户端的整合,才是企业“自媒体、微营销、赢未来”的途径。而面对更大“微营销”,青岛企业则更显底气不足。

    以APP客户端为例,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苹果APP商店冠名“青岛”的APP有182个,其中不少是市政机关单位,还有部分APP开发商。真正企业性质的APP并不多见,而生产型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尽管如此,无论是产品商家还是服务商,对青岛企业的“微营销”前景,表现出空前一致的看好。同时达成共识的还有青岛“微爆发”的节点。“我认为,青岛迎来微营销爆发,应该是在明年5月。”张敏军预测,11月至来年1月年假之前,是传播期;而明年2~4月,则是运用的沉淀期;当“五一”黄金假期到来,万马奔腾的局面将会出现。

    最近,卢佳楠也有了新盘算,却不偏不倚成了“明年待爆发”的佐证。她很兴奋地告诉记者,正准备在微信上做促销,“今年先试试看。等到明年大家都上微店铺的时候,我们的操作流程也熟练了,就可以抢占先机。”

    破圈的“圈子营销”

    “圈子营销”是为了破圈,这不是个伪命题。几天前,卢佳楠把有机产品卖进了青岛市区,这对一家黄岛小店来讲突破不小。25岁的姑娘没有宽广人脉且尚带羞赧,她靠的是朋友的“朋友圈”。

    绕的似乎有点远。这背后是竞争白热化的传统电商。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马太效应凸显并渐现固化。正如一位即墨衬衫生产商的抱怨:“如今的淘宝和天猫,上十万元的推广费砸下去,又是聚宝盆又是直通车,最后,连声响儿都没有。”

    企业正走近打破固化营销圈的关口。圈子与圈子的迅速嵌套似乎更简便易行,这也就是所谓“微营销”。背后酝酿已经多年,APP、微博、社区、网站……最终爆发点集中在微信上,一方面是由于移动的智能化逐渐成熟;另一方面突破4亿的微信用户让营销土壤足够肥沃。

    2013,被业内尊为“微营销”元年。随着微信5.0现身,抢占移动“新高地”商战打响。颠覆商业时代魄力可嘉,但新营销大旗下,尽管有小米、杜蕾斯等资金上亿元知名案例,但因产品、客户等限制,大型实体企业依旧低调。新战场更多是淘宝C店般的“人海战术”,散乱差地大打“友情牌”。

    重义气的青岛人更晚了一步。2013年下半年, “朋友圈”青岛 商品、服务才开始占据半壁江山,比苏沪一带晚了近半年。而真正明确建立“微营销”销售渠道在11月份。目前而言,青岛“微营销”参与者,内容上,商贸、服务业占七成;规模上,中小微企业占九成;概念上,主要有宣传推广和商城销售两种模式。

    盛传的“阿里巴巴神话复制再上演”,目前看来论断过早。手机销售至少“不适合我们毛巾企业,我们的产品部分外销,还有很多南方客户。种类多批量大。”一位青岛毛巾生产企业负责人称,“大金额的单子,手机运作,太轻巧了。”

    大规模产品展示受限,远距离客户维护不通,大笔金额支付“不太牢靠”……从“微营销”现状来看,它更多是为青岛中小企业提供了转型的开垦地和潮流商机。

    掌众、掌中宝等青岛软件开发商,抢滩“微营销”的开发运营市场;通联等第三方支付企业,联手物流企业抢建微信营销产业链;习惯团购的青岛餐饮、商贸,开始尝试礼品券、打折卡等微信方式带来的“圈子化”和免费化;一批青岛的纺织服装、礼品等生产类企业,则更多尝试打破业务员推销圈子,进行“全员营销”。比起销售和盈利的增加,“微营销”更明显带来的是青岛中小企业销售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普及速度、探索热情和移动互联大势,让青岛企业存有更多期待,采访中很多“涉水者”期待2014年的“首度爆发”。援引青岛一位“80后”企业负责人的评价:宁可被朋友嘲笑是“手机空想家”,也不去做移动互联的追风者。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更多
-

-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