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青岛新闻网 > 财经频道 > 青岛财经 > 正文

开学花费两万是"正常数"手机电脑已成必备品

来源:大众网 -- 2013-08-25 08:57:13 字号:TT
  

来自巴基斯坦的四名留学生。



  

8月24日上午,海大新生排队办理报到手续。



  

新生宿舍内挤满了陪同新生前来报到的亲属。



  手机、电脑、相机、iPad……随着全国大学新生入学时间的到来,新生装备要花多少钱的问题再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8月24日、25日是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新生报到的时间,届时将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3844名学生,海大也成为岛城最早新生入学的高校。记者调查采访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孩子配备万元的电子产品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当天调查的60个新生中,就有42个装备花费超过1万元。

  装备花费超万元不稀奇

  24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海大崂山校区,在学校体育馆门口,各学院早已设立好迎新点。记者看到,来报到的很多学生家长顶着烈日帮忙拿电脑,还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那么他们都给孩子配备了多少钱的装备呢?

  记者在各个报名点随机抽取了60名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42位家长给出的数额都在1万元以上。来自宁夏的孙垚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脑给女儿买了个便宜的,5500元;手机 3200元;相机 2000元,这就已经是10700元。“在家里还有个iPad,也是她考上大学后买的,但是考虑到来了之后大部分时间要军训,就没让她带,等十一回家再拿来吧。”他说,自己家在城市,经济条件好一些,而他周围的朋友给孩子的装备花费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手机在这60人中是百分之百拥有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电脑的持有者有44人,其中12人用的不是新买的电脑,但是表示一定要带来;相机的持有者较少,一般好一点的相机已经具备不错的摄像功能,只有8个学生带了;有11个学生带了iPad。陕西的赵先生和妻子陪外国语学院的赵熹微来报到,他告诉记者,自己上大学时没有花这么多钱。“那时就拿着几百块钱,现在除了给她买装备外,她的生活费、学费、我们来的差旅费,早就超过两万块了。”他说,这已经是大家能接受的“正常数”了。

  八成受访者月备生活费超千元

  “孩子考进海大,一家人都挺高兴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都买上了,再加上学费、住宿费和其他一些费用,怎么也得超过一万元。”外国语学院孙强的父亲告诉记者。记者调查中发现,18个人换了新的智能手机。“我这个滑盖机是国产的,我打算上大学还要用两年。”化工学院的王艳虹告诉记者。王艳虹来自烟台农村,她说想尽可能地节省一点,但是每月生活费也差不多得1000元。经济学院的王从祎来自日照,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她告诉记者,妈妈给她预计生活费是每月1000元到1500元,但是她不想花这么多。“我感觉我妈是怕我没钱花故意多给点,我是想省着花,但是刚刚上大学,我也说不清要花多少钱。”王从祎说。

  “听说青岛生活水平较高,妈妈给我预备的生活费就是1200元一个月。”受访的60人中,有48个学生认为自己一个月的花费会超过1000元,其中有4个人每月要花到2000元,剩下的则表示要把自己每月的生活费保持在1000元以内。“爸妈挣钱不容易,我感觉要克制一下,平时再打个工什么的,所以我的目标就是尽量只花500元,先试试看。”外国语学院的王晶告诉记者。王晶说,她寝室已经来的两个同学也是来自农村,要以花钱少为生活目标。“我们刚刚已经跟学姐打听可以去哪里做兼职了,用不了多久应该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都上大学了,我们要学着自己养活自己,减轻家里的负担。”王晶的同学廖嘉文说。

  花费高的超五万低的仅两千

  “妈妈、奶奶 、大姑、二姑、哥哥、表妹都来了,也算是个亲戚聚会。”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新生程舒朗告诉记者,他是广州人,出这么远的门还是第一次。记者看到,程舒朗一身名牌,打扮时髦,时不时拿出iPhone手机看看。当记者问到这一身行头花费多少时,程舒朗说:“这些都是必需品啊,我在外地不太熟悉,先置办齐整了不愁。”

  记者询问程舒朗的家人带着孩子来报到一次,具体花费多少时,程舒朗的姑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全家都是坐飞机过来的,光飞机票就花费了接近两万元,来到这里我们还要住宿,订的酒店是600多元一晚,加上吃饭旅游观光,还有孩子买手机、电脑、生活必需品、新衣新鞋,加起来花费得五六万。”

  程舒朗的姑妈告诉记者,自己看着程舒朗长大,很舍不得孩子,所以这次程舒朗来青岛上大学她很不放心,一定要陪着来看看孩子的学校怎么样。“我们很担心他的自理能力,在家亲人们能照顾他,在青岛就要看他自己了。”说起孩子来青岛上学,家人都比较难过,原本想让程舒朗上广州本地的中山大学,但是分数不够,程舒朗被第二志愿的中国海洋大学录取了。

  不过对比花费过万的家庭来说,有一部分学生花费较少,李岩家在济宁,手机是旧的,电脑没买,一家人开着面包车前来报到,宾馆的住宿花费500元,购买床上用品等必需品花费300元左右,加在一起,这次除去学费的花费也就两千多元。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一般为了节省高额的交通费,都选择独自来报到,记者采访到两名新疆新生,都是独自来报到,车费是两个人最大的花销,加上置办必需品,花费保持在两千左右。

  ■特写

  小师妹砍价引来夸赞


  “我们家孩子懂得节省,我们劝她买个新手机都不买。”家在济宁的宫瑞霞带着女儿李岩来海大报到。宫瑞霞告诉记者,虽然在省内上学,但她还是不放心女儿一个人来,要来看看女儿的学校到底怎么样。

  “我刚报到完,我是法学院法学专业的,以后想继续考研深造。”李岩告诉记者,她今天的报到过程还比较顺利,有人协助办理,很快就完成了。“我没有买新手机,也没买新电脑,都是用旧的,我觉得没有必要都换新的。”李岩告诉记者,她听说大学的攀比现象很严重,“我觉得东西只要够用就好,自己不在乎面子问题。”

  “我听说学校里开学会有人摆摊卖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会比超市便宜,所以被褥什么的我要在这里买。”随后,李岩跟妈妈一起来到学校的生活日用品摊点置办生活用品。“这个不是纯棉的,怎么还这么贵,便宜点吧?”“大家都是老乡,便宜点吧,我买得多,要给我打折啊。”李岩在现场和卖家砍起了价。

  “今年海大不统一给新生发放床上用品,大家都是自己买。我们是大三的,在这摆摊卖点东西,本来卖价就已经压低了,但这个师妹真厉害,一直讲价。”在卖生活用品的海大学生也夸赞起李岩,其他新生不问价格买了东西就走,像李岩这样讨价还价懂得节省的新生很少。

  ■现场

  全家六口人送别“小千金”

  24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海大崂山校区,在学校体育馆门口,各学院早已设立好迎新点,和往年新生入学拥挤的人群相比,今年新生入学的各个通道口显得畅通很多,这是由于学校规定家长车辆要在校外等候,大多数学生是由带队的学长带入指定学院报名点。

  海大在青岛火车站、四方长途汽车站都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接站,并开通了多辆班车往返于车站和学校之间,校园停车处也有拿着各学院标牌的指引队,各学院都有专人分工负责证件核查、信息核对与登记、领取学费收据和入学相关材料、发放校园智能卡等,志愿者们忙得满头大汗穿梭在人群中,帮助引导新生、搬运行李等。

  “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还是在青岛这样漂亮的城市,我和她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来了,确实不太放心她,还想等孩子报完名去啤酒城玩一玩。”在工程学院报名点,来自江苏的甄先生说,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又拿不了那么多行李,所以全家集体来送这个“小千金”。

  外国学生也来报到

  在海大崂山校区体育馆新生报到点上,记者看到了不少外国人。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海大的研究生,实际上都应该是25日来报到。在工程学院新生报到的摊位前,记者看到了四个流利地讲着普通话的外国人,他们正和迎新的同学询问事情。这四个年轻人都来自巴基斯坦,去年来海大读研究生。来到海大后又学习了10个月的中文,现在跟中国人交流没问题了。

  海大浮山校区的留学生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们24日要到新生报到处报到,于是他们四人起了个大早,不到8点就来到了体育馆。但是不巧的是,工程学院迎新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们24日不能办理留学生报到手续。“他们说留学生是25日报到。”留学生瑞扬一脸遗憾地说。

  因为办不了手续,他们四个就准备离开体育馆,再去学校里溜达溜达。“说不定我们会遇到心仪的女孩!”另一个叫欧默的留学生告诉记者,中国和巴基斯坦大学新生报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巴基斯坦学生可以自己开车去学校。文/本报记者 郭玉华 见习记者 魏海洋 实习生 杨玉梅 图/本报记者 孟达
青岛新闻网声明:凡注明“来源:青岛新闻网”或“来源:青岛新闻网财经”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青岛新闻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青岛新闻网赞同其观点。
分享到:
-

-

图说财经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