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市场专题广告> 新闻图片报道大赛活动> 2011年专题> 股市_我拿什么拯救你> 媒体声音 > 正文

熬过最残酷消耗期 迎股市转折曙光

来源:证券时报 2011-09-26 08:40:08

 

张常春/制图

  一般而言,反抗者抵抗后再度遭到镇压,他们的情绪和士气肯定比反抗前更加低落。这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经过连续两周的弱平衡(稳定期)之后,上周三多方终于按耐不住开始反击,结果再度遭到空方的重创,上证指数创下2400点新低,而催化剂恰恰是我们重点警示的欧债危机。

  我们认为空方力量依然强大,多方主力利用先破后立的惯性思维展开反击。道理上没错,但无奈敌人太强大了。这种反抗的结果只能是被镇压。唯一的出路是把空头拖进消耗战,等待时机一举将其打垮。当然,消耗战是相当残酷的,对多方来讲将承受巨大的心理考验。

  9月16日至9月20日,沪市的成交金额分别为496亿元、486亿元和480亿元。这是2319点以来成交量新低,但还没有达到中级以上的地量水平。这种成交水平可以支撑3至5个交易日的短期反弹,但多方如果脱离“阵地战”,转向“攻坚战”或者“歼灭战",反弹必然很快结束。周三成交迅速放大至882亿元,增幅超过八成。从动量上看,即使欧美股市不出现暴跌,这种能量集中释放的后果,也必然是受阻于7月18日2826点以来的下降趋势线,也就是20日均线一带。当然,周三的放量长阳也存在外力因素的助推。上周五,证券时报报道了百亿社保资金入市的消息,这是市场潜在的利好因素,可以密切跟踪。

  我们说过,9月最后一周开始,市场将进入“高危期”,主要的催化剂将是欧美债务危机。这颗蔚蓝的星球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债务地球”。因为债务问题,近两个月以来全球股市都在上蹿下跳。全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的债务总和接近4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9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约合全球前五大经济体: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这也意味着,全球五大经济体一年创造的全部生产总值才够把地球的债务还完。若按照全球人口70亿人计算,这86个国家让地球上的每个人背负6428美元的债务,折合人民币4.14万元。

  美国其实并不让我们担忧,最担忧的还是欧洲。其中,意大利、西班牙内债比例较大,还有回旋余地,但问题最严重的希腊,就不容易闯过这一关了。希腊政府推出一轮又一轮的紧缩政策,希望留在欧元区解决债务危机,但国内民众压力和欧盟其他成员国利益平衡,使得问题的解决充满不确定性。如果就此退出欧元区,则后果更加严重。信心危机比危机本身更可怕!

  中国国内的基本面状况也不轻松。首先是资金压力。央行已经连续10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累计投放货币已经高达4000亿元,但这丝毫改变不了资金面的紧张状况。临近月末季末因素、国庆长假、银行应对指标考核、大盘股发行以及筹备补交准备金等,令银行面临多重资金压力。

  就在银行内部流动性趋紧的同时,境外流动性又见充裕之势。央行9月21日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3700多亿元,热钱压境之势超出市场预期。此外,由于美联储9月21日宣布将采取“卖短买长”的“扭转操作”以压低长期国债利率,热钱压境的风险或将再度加剧。内忧外患之下,央行如何应对,确实是巨大的考验。

  其次是经济面。虽然相比欧美而言,国内经济基本面要好得多,但市场的预期却并不令人乐观。因为推动GDP的“三驾马车”都已经跑不动了。最差的恐怕是外需。欧美经济复苏乏力、本币被动升值、贸易摩擦不断,都对出口构成影响。内需疲弱态势也早已显现,主要体现在汽车、家电、房地产的销量上。未来的突破口还是在投资上。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政府主导的投资出现明显下滑,但民间资金主导的投资增长势头不错,特别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政府主导投资下滑的局面,本月开始也出现改善的迹象。今年3月以来,发改委已经停止了项目审批,历时半年后,9月份开始恢复审批,而且速度加快。3月以前每月审批200个项目,而9月份有望达到240个。这说明管理层开始意识到经济下滑局面的严重性,增加项目审批意在平滑下跌速度,防止硬着陆的局面。但这并不能改变市场对四季度宏观经济,以及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放缓的预期。

  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欧债危机、资金面紧张、经济以及上市公司增速下滑,这是大盘继续探底的主要因素。从历史的规律看,9月份从没出现过大底。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9月,行情虽有些力度,但只演绎了短暂的10个左右交易日的“出货行情”,没有任何代表性。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股市的“四年定律”。如果这个规律依然成立的话,今年10月将是探明大底的月份。“消耗战”虽然残酷,但确实值得一战。

  如果按照历史的规律,每年的季初行情是不错的,或多或少有上涨。但我们发现,出现大行情转折年的10月行情,普遍不好,诸如1999年10月、2005年10月、2008年10月等,所以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此外,每一个大底,都有政策利好的配合,消息面一定要格外关注。

  风物长宜放眼量。投资其实也需要境界。市场虽然可能会进入最残酷的下跌波段,但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用10%的下跌空间,来改变市场的预期,换来100%甚至更高的上涨空间,那么这次“短痛”值得忍。预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怕它糟糕,就怕不知道它有多糟糕。根据我们的判断,10月份可能是各项已知基本面因素最集中释放的阶段,熬过这个阶段,市场可能会豁然开朗,见到曙光。(深圳芙浪特首席分析师)

  (证券时报)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希腊破产恐慌情绪引发抛售 周四道指大跌3.51%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