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财经频道> 青岛财经 > 正文

青岛楼市低迷影响家居业 多数家居业户要赔钱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2011-07-11 09:22:18

 7月9日,岛城某大型家居卖场内顾客稀少。

  从5月份开始,达翁家居广场业户张老板就感觉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经常出现连续几天不开张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局面,张老板着实有些无奈:“楼市不景气,这个没办法。我们这个行业一般延后楼市一年,楼市不景气,我们家居行业也到了‘冬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春天’。”一位业户说,据他了解,在达翁家居广场,大概有300多户商户,其中200多户在赔钱。

  事实上,眼下正在“过冬”的家居卖场可不止这一家。7月9日,记者走访了镇江路、高科园、书院路等地的另外5家家居卖场,也得到了类似回答。谈到不景气的原因,大家看法相当一致:因为岛城的楼市不景气。

  据了解,岛城家居行业从2005年蓬勃发展,而现在则显得有些凋敝。经历过“辉煌”时期的张老板说,家居行业门槛很低,只需十几万元就可进入,“可是想退出就不那么容易了,都是些大件,不像卖水果,不想干了,卖不了的跟亲戚分分就行了。”业内人士分析,预计家居业“寒冬”可能持续一年,如果这样,多数业户得赔钱。

  A 惨淡 卖场没生意,业户打牌打发时间

  7月9日是个周末,这要是在以前,达翁家居广场的客流应该挺多。毕竟,在岛城家居圈,达翁家居已经被贴上了“物美价廉”的标签。

  可是,记者7月9日来到这个家居广场时,业户老板张先生正在和相邻的业户打牌。打牌聊天时,他们甚至也没有聊关于生意的话题。

  “现在生意不行了,价格再低也没用,没有客流,便宜有什么用。”张老板说,他现在经常连续几天不开张,“我的同行们也都差不多。”

  正如张先生所说,记者从达翁家居广场的负一层逛到四层,一共碰到了不到10个购买家居产品的市民。“应该说,从去年年底,我们的生意就不太好做了。”张老板说,当时他们已经意识到,楼市的不景气开始影响家居行业,“房子都卖不动了,人们买了家具往哪里放呢?但是,当时大家还没想到这个家居行业的寒冬会这么冷,因为当时大家还分析说,这是因为家居广场太多了,大家有竞争。可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么回事,竞争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每一家的家居广场生意都不行。”

  除了达翁家居广场之外,记者在当天还走访了海博家居镇江路店、高科园好一家家居等5家家居广场,这些家居广场也都是门可罗雀。在富尔玛家居广场,红苹果家居青岛店品牌经理朱文涛用了两个词来形容眼下的行情:“惨淡”、“累”。

  B 普遍 八成家居业户可能要赔钱

  记者和张老板聊天时,旁边没事的业户也围了过来。“这个行业真的没法干了,天天在这里赔钱。”一个业户一肚子苦水地说。这位业户告诉记者,达翁家居广场大概有300多家业户,“前几天我闲着没事,到处逛、到处聊,发现在这个偌大的家居广场里,至少有200多家业户在赔钱。”

  同一天,记者来到了位于高科园的另一家大型家居广场。这里的情况跟达翁家居广场也没有太大区别,通常是走遍一个楼层也碰不到一个顾客。而在镇江路、书院路等地的家居广场,记者探访时,那里的业户也纷纷表示,“不挣钱,好日子过去了,如果持续这个状态,八成的业户都可能要赔钱。”

  虽然目前情况不乐观,但是朱文涛还是说,富尔玛家居还好些。“我们定位比较高,全部都是进口家居,走高端路线,在行业里边还算好的,走中低端路线的恐怕情况更糟。”虽然朱文涛说他们算好的,可当记者问及利润时,他苦笑说“没有,要不然我也不会说惨淡。”

  朱文涛拿自己店里的家具销量做了个例子。“跟去年相比,我们6月份的销量还不到去年的一半。”朱文涛说,利润主要都在那一半销量里,“毛利润要减去场地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现在销量小了,毛收入减去费用后就不剩什么了。”

  朱文涛说,他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没有消费人群啊,虽然现在我们天天在促销,天天在搞活动,利润点已经压到了最低,可购买的人群还是不多。”

  C 分析 这是楼市寒冬的后效应

  按照往年“惯例”,7月份是家居销售的黄金时期。有的业户甚至说,从7月份到9月份的利润能达到全年利润的一半。可是眼下正值黄金销售期,家居卖场却“冷”得出奇,不管是大卖场还是小商户,大家都在一直喊“赔”。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竞争加剧,现在家居广场太多;而第二个原因、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楼市寒冬的后效应”。

  应该说,楼市的寒冬从去年年初就开始了,可是当时还没有真正到达家居行业。因为家居行业在房产行业产业链的下游,受影响的时间一般要延后一年。“楼市寒冬过后,大概要过一年左右,家居行业才能感觉到。”高科园一家家居卖场负责人说,今年5月份也正是家居业“寒冬”到来的时候。

  很多家居卖场从业者表示,“现在有很多楼盘在建,家居业还应当有些好日子,没想到‘寒冬’来得这么快。”振华路上一家大型家居卖场的业户说。朱文涛分析说,这些源于高高在上的房价,“买房时市民可能花光了自己二十年、甚至是以后三十年的钱,到了装修的时候,都想着装得好一点,又花光了自己买房后攒的钱 ,等到买家具的时候,市民可能真的没钱了。”

  这个寒冬何时才能过去?所有的家居商户心里都没有底。朱文涛是个乐观的人,但他也说,他感觉这个寒冬会在今年下半年最冷,会一直持续明年一整年。

  文/图 记者 王磊

  家居业户想退出,没那么容易

  按照一般的逻辑,做生意跟炒股票一样,生意能干下去就继续干,如果干不下去就“撤”,不能天天看着赔。可是,家居行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进来容易,想退出并没有那么容易。

  “说实话,我早就想到撤了。”张老板说,可是他租的场地没到期,不能说撤就撤,“再说了,就算我的场地到期了,我也撤不了。”张老板指着自己一大片家具说,“这么多家具我撤了放哪里?厂家又不给退。”张老板说,“卖家具不像卖水果,不想卖了,就把水果拿出来,跟亲戚朋友分分,就没有了。”

  一位从业十多年的业内人士则感慨,“在中低档家居卖场经营一个家居店,十多万元就行了,加上2005年左右行情奇好,傻子卖家居都挣钱,所以很多人在那时涌进这个行业,直到去年还有人往里进。刚开始大家一起挣钱,现在大家一起赔,这就是市场。”

  曾经的辉煌4公里内3家家居广场

  “一下子有这么多家居业户被楼市带入寒冬,就证明这个行业曾经辉煌过,要不然不会如此‘冰火两重天’。”这是张老板的原话,这句话说得有深意。

  对于岛城家居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一位业内人士说在2000年以后。“那时岛城房地产刚起步,到2003年、2004年时,岛城家居行业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从2005年开始,岛城家居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以李沧区为例,从书院路到振华路,4公里内就有3家大型家居广场,其中达翁家居广场是2005年开业的,同年开业的还有书院家具城。2010年时,海博家居又在振华路强势开业。

  楼市寒冬,政府在出台政策调控,而家居行业只能等待楼市回暖。张老板的眼神很迫切,虽然他不知道回暖的日子是明年还是后年。

  房子都卖不动了,人们买了家具往哪里放?不过,当时大家还没想到这个家居行业的寒冬会这么冷。

  ——达翁家居广场一位业户

  买房的时候,市民可能花光了自己二十年、甚至以后三十年的钱,到了装修的时候都想装得好一点,又花光了买房后攒的钱,等到买家具时市民可能真的没钱了。

  ——富尔玛家居广场一位家居店经理

  卖家具不像卖水果,不想卖了,就把水果拿出来,跟亲戚朋友分分,就没有了。

  ——家居业户张老板谈脱身难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
-

相关阅读
相关链接

上一篇:工商银行青岛分行今举行第十三届职工田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