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困难局面,谋划提出并积极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超前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基本实现。 “在‘十一五’期间,青岛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以前想干但没有干的事情都在‘十一五’期间成为现实,比如隧道、地铁、铁路、宁东送电等大项目,在社会事业方面,举办了奥帆赛,大剧院、城市管网及供水工人供电、体育馆、东部医院等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文化、教育、卫生等取得了飞速的进展。这是城市综合经济大提升的效果。”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希琨表示。 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良性互动 据市统计局副局长王东翔介绍,“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183.18亿元。 2008年全市GDP跨跃4000亿元大关,达到4401.56亿元。2009年达到4853.87亿元,“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4%。预计2010年GDP将突破5000亿元大关。人均GDP由2005年的3.3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5.7万元,年均增长12.8%。这一数字也让青岛进入并保持在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 现代服务业发展显著加快,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6.5:51.9:41.6调整到2009年的4.7:50.1:45.2,随着服务业占比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增速,第三产业的比例在今年将继续走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提前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青岛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已经从2005年的0.96吨标准煤下降到2009年的0.78吨标准煤。与“十五”末相比,预计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2%,化学需氧量下降24.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8%。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飞 据统计,截至“十一五”末,青岛制造业涵盖了制造业的全部30个门类,形成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44户,是2005年的1.55倍,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1户,过10亿元8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9375.3亿元、工业增加值2338.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87倍、2.2倍,均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859.78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129.9%,产品销售率为97.7%,分别比 2005年增长 130%、146%、116%。 在这一过程中,以园区为支撑的布局框架基本形成。我市已经按照 “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建设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形成了汽车、造船、机车、石化、家电、电子、纺织等重点产业基地的雏形。 与此同时,青岛服务业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是青岛市服务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年均增长15.9%,超过同时期GDP增速1.8个百分点,并于2009年首次超过工业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3.5亿元,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1.6%提高至45.2%。服务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以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会展、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5%,已成为优化青岛市服务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新力量 “十一五”时期,青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和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09年,县域(5市和城阳区)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97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2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4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2.2%和24.9%,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0.9%、30.8%和67%。“十一五”以来,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6%、16.2%,分别高于全市0.9个、2.5个百分点。 5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全面推进优质粮食、蔬菜、花生、果茶等“四百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种植业优势产业布局。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53.9万吨,连续6年保持增产,单产达436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9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63家,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9个,全市有中国名牌农产品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