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财经频道> 青岛财经 > 正文

岛城进入旅游淡季 本土博物馆特色成为新亮点

来源:青岛日报 2010-11-01 08:47:39

    本报讯 十一黄金周之后,旅游业进入传统淡季,然而岛城以博物馆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却保有了持续升温的人气,为肃杀的秋季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后十一黄金周”的城市文化旅游增添了新景观。

    青岛市博物馆10月16日举办了 “2010青岛·中国首届珍邮展览”,当天参观人数达5000人;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继“十一”创下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3500人纪录之后,在节后日均游客平均参观人数仍达到1100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日均参观人数也达到1000人次以上……令人惊喜的数字背后是本土博物馆依托特色,倾力开拓品牌化生存路径的努力。

    展览活动是博物馆的核心内容,也是观众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动因。如何增添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市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后可持续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市博物馆选择从挖掘馆藏资源和加强馆际交流两个方面来着手,他们以建馆45周年为契机,连续推出了一道道厚重的特色文化大餐。“馆藏镇馆之宝评选和展览活动”、与郑州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吉金辉耀——郑州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展”、与中国集邮总公司等合作举办的“2010青岛·中国首届珍邮展览”、与云南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策马西行——滇黔两省博物馆馆藏徐悲鸿作品联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特色展览有效拉动了10月份的馆内人气,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本身就是一张城市特色历史文化的名片。今年,他们更强化了自身的定位,打出了“争做外地游客来青必游、本地市民假期必看的博物馆”的响亮口号。目前,该馆已成功推出了“城市记忆”系列图片展的第一期——“20世纪初的风俗影像”,展览集中展示了20世纪初的城市风情老照片,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勾画出百年青岛的城乡风俗景观图,以对本土城市文化的 “另类”关注方式聚拢了人气。

    青岛民俗博物馆(天后宫)一直是青岛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而最近,博物馆也开始主打特色文化牌,加强了对青岛本土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10月份该馆举办了以“弘扬妈祖精神,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妈祖文化庆典活动,传播妈祖“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同时更注重传承民间祭拜妈祖的习俗。据悉,馆内的戏楼也于近日进行了重新装修和改建,将主要用于开展对本土民俗文化的现场演出。

-

相关阅读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底隧道匝道全贯通 云南路主隧将精装修(图)
下一篇:城阳2010国际农交会闭幕 三天“吸”客2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