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建亮 第108届广交会二期正在进行,我市共有166家企业参展。与一期参展企业感受一致,汇率、成本、贸易壁垒等成了横亘在企业心头的“三座大山”,让不少企业负责人面对接踵而至的订单时,无法一展欢颜。这其中,汇率让人最为纠结。因为,汇率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出口和订单。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让岛城绝大多数出口型企业一筹莫展的是,由于不掌握议价权,选择直接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汇率波动底气不足,随之而来的不敢接长期订单、利润下滑等成长隐痛更是不堪其苦。如何在困境中突围,众多出口型企业在提高产品售价、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调整贸易结构等方面试图破题。 被挤压的利润和被削弱的出口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与否,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将是“冰火两重天”的不同体验。 对进口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利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当前人民币升值对外购买力相对提高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资源类产品和高端装备的进口。但对出口企业而言,这可能是一场致命的打击。从企业“命脉”订单情况来看,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为直接影响就是订单数量,特别是长单数量的减少。 青岛即发集团的生产车间里机器声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即发订单非常饱满,已经排到了年底。但受人民币升值时间、幅度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较长时期以来,企业订单都以三个月以内的小单和短单为主,大的长期订单并不多见。 “如果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将影响即发收入4000多万元;如果持续升值,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极大困难。 ”即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与客户的定价基本上都限定在现行汇率基础上,一旦人民币升值加速,就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加重企业负担,甚至关系企业存亡。 像即发一样,利润空间持续压缩正在让出口企业“如坐针毡”。青岛镜川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宠物食品出口的企业,公司董事长王陈禹告诉记者,他所从事的行业利润率是个位数,即便只是升值1%,也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人民币升值给我们的直接影响是,同样的订单和价格,收汇的总金额却直接减少了。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个集装箱总价在10万美元左右。每升值1%,一个货柜就会少收入近万元人民币。按照每月出口10条大货柜来算,企业因升值而损失掉的利润可谓不菲。 ” 在利润被挤压的同时,企业出口竞争力也被无形削弱了。王陈禹坦言:小额度的人民币升值,我们不会去和客商提价。但如果持续下去,我们的产品价格肯定会上涨,客商超市也会相应提高销售价格。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就会降低,客户就有可能转移采购渠道,我们甚至会因此丧失客户。 提高产品售价与议价能力较低的“软肋”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重压下,出口企业已站到了一个陡峭且狭隘的十字路口。出口企业该如何作为,才能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突围? 直接提高产品出口售价,成为企业化解汇率风险的一个通用“招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我市出口商品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确保有限的利润空间(一般只有2%-3%左右),面对升值预期,企业最直接的反应是将人民币升值预期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上,或者由客户分担部分成本。 “但由于多种原因制约,我市企业与国外客户议价能力普遍较弱。 ”市商务局外贸规划处副处长于浩告诉记者,一份对我市参加108届广交会的540家企业调查问卷显示,客户愿意承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增加中20%以上的企业只占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