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财经频道> 青岛财经 > 正文

11个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崂山 总投资超8.7亿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0-05-21 08:31:12

本报讯 (记者 高忠业 通讯员单克) 昨日,总投资额高达8.7亿元的崂山区产学研与高新技术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举行,这11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收入15.5亿元,年缴税1.74亿元,创单个项目平均投资与收益历史最高水平。据悉,这是崂山区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7次举办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签约项目突出“两高一低”

据崂山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这次集中签约的高新技术项目具有技术水平高、项目投资和收益水平高以及“低碳”的“两高一低”特点。其中以崂山区政府与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FSA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性防护技术项目最为明显,该项目可在常规的技术和手段难以恢复植被的地方有效地恢复植被,广泛应用于沙漠化防治、天然林保护、植被恢复和重建等,开创性地在坡地上进行 “播种造林”。据悉,项目总投资1.35亿元,预计2012年完成,项目投产后,年收入1.2亿元,年缴税总额1000万元。

另外,“海归”博士庄德津利用氮化铝晶片为衬底制备低位错密度氮化镓晶片,不仅解决了目前以蓝宝石晶片为衬底生产外延片的技术瓶颈,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成本,完善了LED产业上游的技术链条,而且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与专利封锁,是我国所掌握的深紫外LED和蓝光激光器等高端氮化物器件制备核心技术。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预计2011年完成并进入市场,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收入1.4亿元,年缴税4000万元。

高新企业争取标准话语权

崂山区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崂山区产学研合作工作形成了 “国际化、标准化、高端化”的特色。截至目前,全区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1826件,累计授权专利7610件,专利万人拥有量超过290件,稳居全省首位。

“在崂山区,高新技术企业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新产品和专利,而是积极寻求将自主研发的专利成果上升为国家、国际标准,在行业领域内获取更多利益和话语权,”这位人士表示,目前,崂山区高新技术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各种技术标准600余项,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50余项、行业标准400余项。像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的“植被恢复与环境的生态性治理”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受国家建设部委托制定关于边坡植被恢复的行业标准,该项标准将填补国内该行业标准空白,预计今年下半年即可完成该标准。

昨日上午,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成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下一步,崂山区科协将组织开放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大洋样品馆等9处市级科普示范(教育)基地。

-

相关阅读
相关链接

上一篇: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青岛亮出蓝色经济名片
下一篇:我市前四月进口大幅度增长 同比增长85.1%